年味

益多网 0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盼渴望过年,也不慌着回老家了,小时候的年味早已不在了。

每一年有每一年的味道,以前的年味真的是按照顺口溜中的顺序去期待。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大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啥都有,三十儿退皮儿(即换上新衣服),欢欢喜喜过大年。

而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很多人在城里买了房安了家,以工作家庭为中心的生活圈子都在城市里。

与家乡的距离越来越远,回老家的时间越来越少,与那些乡邻的关系日渐疏远。

回乡只剩见面时的寒暄,然后忙着去办这一趟回来的事情,再也没有大把的时间做下来闲聊太多。

所处环境不同、境遇不同,其实即便再次相聚也没有太多共同的话题。

用力回忆曾经在一起的旧时光,很少有能可以敞开阔谈的人。

能够和你在一个频道的人,肯定是一直会跟你保持联系,也不会等到过年回乡才能相见。

人与人的距离不是相离多少公里,而是思想不在一个频道上。

 2 

再回到家乡多了很多不认识的小孩,还有既熟悉又陌生的大人,在嘴边却叫不出的名字和称呼。

年,早已不再是曾经的那个年,没有爆竹声声,没有鞭炮满红,从小过年我就不敢出门,害怕别人放炮。

出门看见放炮的小孩或者大人,路都不敢走,却还盼望着出去寻找玩伴。

现在禁止放炮了,过年可以放心大胆的走在马路上,巷子里。

却不再想出门,反而喜欢宅在家里,陪家人看看春晚,刷刷剧也挺好的。

能自由出去的时候却只想宅着过年。

人总是这样,总是反着来。

想要的和得不到总是最好的,所拥有的幸福有时连自己都意识不到。

小时候谗肉总也吃不够,现在过年很多人都闲肉太腻的慌,又想吃蔬菜。

就像社会中流行的元素一样,总是有轮回。

年味,也许也会是有轮回的吧。

 3 

年味越来越浓了,走出家门小区里挂满了红灯笼,路上的行人也都大兜小兜的提着各种东西,年味是从买年货开始。

过年要买鱼、买鸡、买肉各种蔬菜水果,做很多的好吃的,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很多的年货。

每年我们都回老家过年,看见邻居们一趟趟买着年货。

我开始慌了,开始慌着过年,慌着回家,也许年味就是一种心慌的喜悦吧。

总觉的年是红色的,中国红的那种红,很热烈很温暖。

相传在古时候,有一只叫年的怪兽,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到人类的聚集地来一次,年会吞食牲畜伤害人们。人们把年每来一次称为一年,后来人们发现年害怕红色、亮光和响声,于是人们就将红纸贴在门前,用火烧竹子来驱赶年。

其实年是害怕红色,但我还是总认为红色便是年的味道。

小时遍地红鞭炮,穿着大红衣服,帮家长贴着红春联,挂上红灯笼。所以总觉得年一定是红色的,红红火火地味道就是年。

一家人开开心心,团团圆圆,热热闹闹从年二十三祭灶开始,年味就已经开始了。

大人小孩又开始为过年准备着。

直到年30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开始,就要享受“过年七天乐”的节目。

家长不会催着写作业,大人不用干活,铆足了劲儿去玩。

那时的年味很浓,很浓。回忆起来嘴角都是甜的。

其实年味就是一股心劲儿。

只是越长大成年人的思绪越多;年,就没有孩子心中的那个年,那么享受和兴奋了。

一年有一年的味道,愿你新年胜旧年,阖家乐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