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的最后一天,我才去看了票房口碑稳居春节档首位的《水门桥》。不是不想,是不敢。在第一部《长津湖》上映时,就二刷,每次都内牛满面。每一幕都记忆犹新。伍千里带着大哥的骨灰回家时的泪,老战士雷曜生牺牲时的无畏,最后阻击战士被冻成“冰雕”时依然瞄准的眼睛......无不让人动容。
水门桥,则是更加惨烈的一场战役。前线的战士缺吃少穿,在零下几十度的暴雪里艰苦支撑。他们面对着饥饿、严寒,长途跋涉,还有敌人的先进武器不停地疯狂杀戮,但没有一个战士退缩,没有一个战士害怕。支持他们的是“打赢回家”的信念,是“我们打完,让后辈们不再打仗”的希望。
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很揪心。朝鲜战争,美军都是最先进的武器弹药、飞机大炮,抢占着绝对的制空权。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只有血肉之躯,甚至连一件厚实的棉衣都没有。行军靠双腿,粮草是冻得咬不动的土豆。一个个炮弹扔下来,炸出一片片鲜红。就这样,在打下长津湖后,他们又受命攻占水门桥,切断美军的退路。
就这样,七连和九连的战士们顽强地坚守在第一线。敌人的火力猛,他们就用身体去堵枪眼;敌人扔燃烧弹,为了不暴露,活活烧死也一声不吭;敌人反复修复桥梁,修一次,炸一次。于是战士们用血肉之躯,带着炸药包扑上去......影片中无数被炸到血肉模糊的镜头,这是真实的历史,是艺术对战争的表达,是未亡人对战争的记忆,更是那些浴血奋战的英烈的功勋。
英雄们做到了,他们完成了那些战斗,让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新中国,不再挨饿受冻,也不再经历战争。新中国的孩子们,穿着整洁的衣衫,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听父辈们讲述着过去的故事。铭记和感怀那些历史,心中是对烈士们最大的尊重。
在过去这些年,中国也通过不断交涉,陆续接回了抗美援朝烈士的遗骸。他们终于可以长眠在家乡的土地上,看着祖国走向繁荣昌盛。
中国的军事不断进步。新中国建立70周年阅兵式有这样多先进的装备,我们的飞机不用像49年的开国大典,要再飞一遍;我们的科技不断进步,一架架火箭和航天载人飞船的升空,开拓者最新的科研成果;我们的经济不断进步,各个国家都因为疫情而经济下滑的时刻,中国做到了最好的防控,而且GDP也稳步增长......甚至顺利召开了冬奥会,北京成为了唯一的双奥之城。我何其幸生于你怀,承一脉血流淌。图片
我们总在吃瓜那些劣迹艺人,批判那些贪官污吏,嫌弃那些玩世不恭的少年,可今天,也希望这些人,都能看看《水门桥》,知道那些年逝去的战士,他们有的也不过才十几岁,那些青春就永远留在了那炮火连天的岁月。
最后,雷曜生没有住上伍千里想为他盖的房子好好养老;最后,梅生没有回家把女儿的数学好好教导;最后,伍千里也变成一把土被捧在了伍万里的手心带回家乡......
最后,新中国的年轻人再也不用打仗,因为我们强大了。
向革命老前辈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