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里并不是经常见到花。
细想想,可能是因为并不在意,又或者是因为我本身也不太喜欢花,所以并没有什么确切的记忆。生活里其实处处能见得到花,只是那种东西于我而言,毕竟太过招摇、太过引人注目了。我不喜欢太出风头的人或物。但也可能只是因为我自己没有那样的能力和天赋罢了。
但是,我早知道,花是迟早要落的。
开得再盛的花也终有一天要枯萎,除非是假花。可是那些从一开始就清楚是假的娇艳,如何还能再唤起人们的怜爱或多情?虚伪不可取。
所以比起在花落时感到落寞伤感,我更愿意从一开始就不对花倾注感情。其实对人、对物,我都习惯如此。一切事物,若没有开始,也就没有结束;一切情感,若没有缘起,也就无所谓缘灭。没有投资,就不会有亏损。我习惯将以上奉为生存法则。
但是,有时回过头来想想,还是觉得不值。为了躲避伤害而放弃的那些灿烂辉煌,有时想想,其实依然很向往。有时也想要去冒险,可想了很久,最后还是不了了之。这时候走在家旁的小公园里,时不时地看到花,便止不住地唤起思考与情愫。
《华严经》里说: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传统思想里,认为再微观的事物都蕴藏着道理。现代人很少再有时间去观察或反思身边的小事,哪怕花草也少去在意。不知不觉中,好像变得如同机器。连一丝欣赏也无,何谈思考。
有时我也会想,倘若一花便为一世界,那在这个小小的世界中,它如何灿烂,又如何消无?在这个没有人类的世界中,世界又当如何运转?又或者既然花可为世界,我们所处的世界,为何不可为一朵花?也许在我们之上,还有更广阔的天地,我们只是渺小如尘埃的一小撮生命,却并不自知。反正是如此短暂的瞬间,何不索性让一切开始,哪怕结束时刻骨铭心?
花落固然令人落寞。然而等花开时,何不为一种快乐?
有时这么想想,便觉得生活中的一切也不是那么麻烦了;有时这么想想,倒也想出去看看花了;有时这么想想,倒也不觉得花如何招人反感了。虽然仍然对失去感到无奈或不舍,多少也可以接受了。重要的不是结果是否拥有,而是过程里是否享受。
印象里并不是经常看到花,因而等到春来,我们再去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