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里有这样一个理论:有安全感的人,对自己态度积极,但对他人态度消极。用更加浅显易懂的话来说就是:有安全感的人,对自己态度良好,但和他人保持距离;相反,没有安全感的人对自己态度消极,但对他人态度很好,总是没有界限地拉进和他人的距离。
我看到这个理论的时候内心一紧,深觉真的好有道理。
说完这个理论后,教授说,“自卑的人会认为别人也是同样看待自己,会不停地询问对方,你爱我吗?你为什么不能对我更关心?你为什么不能对我付出再多一点?久而久之,对方会厌烦所谓的证明。然后,两个人的关系破裂了。而有安全感的人,会相信对方也同样地爱自己。”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会觉得身边的人和自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过去,我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她的消费水平太高、她长得很好看、她周围总是围绕着朋友、她家庭很幸福、他在人群里总是能成为中心,他的性格很有趣、他总是在坚定自己的兴趣爱好……任何一条我缺乏却高攀不起的理由都会让我产生“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想法,然后,我就会选择逃离。既然不是一个世界的人,那么对方肯定也不喜欢我吧。
那时的我从来没有想过,“不在一个世界”是我对自己的评价。并不是我们不在一个世界,而是,我把自己摘除在他们的世界之外。
那个漂亮的女孩总是会找我玩,那个有钱的孩子总是买零食给我,那个家庭幸福的人总是把周末留宿的我带回家,那个有趣的男孩在用他的方式治愈着我。
我总是害怕自己表现得不好,“如果我不好的一面被发现,那么她肯定就不喜欢我了吧。”然后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地给自己戴上一个又一个面具,遮掩着我自卑而又敏感的内心。并一遍又一遍地庆幸,“太好了,她没有发现我的缺点,我们的关系还是这么亲近。”
可是,我在朋友眼里真的那么完美无瑕吗?不是的,他们同样是宽容我的缺点,珍爱我的优点。我磕磕绊绊想要掩饰的那一面,他们一直都知道。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做好了被放弃的心理建设,开始剥离自己的面具,将我自私且小心眼的想法告诉他们。确实,有些人离开了。可是,依旧爱我的人更加坚定地留在了我的身旁。
我不能百分百肯定地说,现在的我是一个有安全感的人。但是,我不再掩饰那个真实的自己,也不再把“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当成逃跑的借口,我开始相信并坦然地接受着他人对我的爱。
你坚定地留了下来,那我也再勇敢一点,奔跑进你的生活,让我们走进同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