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听一位前辈说过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他说:“现代人活到100岁,也不一定有古代人活到50岁属于自己的时间多”。
看了这句话,深以为然。在这物欲横流的今天,所有人都在为各种各样地事情忙碌着,为老板卖命,为客户卖命,为各种琐碎卖命……终其根本,最终都是为了金钱卖命。
所有的忙碌,具体化来说,大致就是食物、车子、房子、妻子、票子这类东西。一辈子匆匆忙忙,一无所获,时间也在大把大把地流失。
在我看来,这似乎是在追求幸福的生活,实则就是在不断填满心中无穷无尽的欲望。
你可能会问,那不追求这些东西,那活着干嘛?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不愿作过多的回答。我不会阻止任何人对物欲的追求,也不反对任何人无欲无求的生活。
我可能是个对物质追求不够强烈的人,我向来就抱着佛系心态生活,面对着周遭的这一切,对生命、活着,从不抱太多迫切的希望,也不会轻易地放弃生活而去颓废。总之,只要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就好,反之,如果在精神方面受到阻碍和长期匮乏,那对我来说将是一种酷刑。
我常常思考: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找到答案,只是对这虚无的世间,有了越来越多的好奇,以至于我要经常去观察一些稀奇古怪的生活方式,来理解这些形形色色的人。
近来,刷到几位抖音中的旅行大V,看了一些纪录片,又看了一些旅行vlog、美食制作等等内容,我似乎也从中看到了些什么。
仔细思索,竟然发现他们火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他们就是做了大多数人没有去做或者说是不敢去做、不能去做的事。
假若一个环游世界的博主,他所呈现的视频内容,更多的是吸引了许多像我一样的精神共鸣者。看了这类内容,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内心对自由的那种狂热的渴望,但又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生活的旅行梦,让人欲罢不能。
又假若有一个整日种地放羊的人,过着大多数文青们“向往的生活”,这也许是许多人内心里狂热追求和想要过上的田园生活梦。也许这个梦,只是人家做好剧本摆拍的,但依然可以美到令人感动,然后吸引来一大波流量。
正如有位网友调侃的:“这类视频少看为好,翅膀会硬”。虽是一句玩笑话,却说出多少打工人的辛酸与无奈。是啊!诗和远方终究是需要门票的。
生活的活法多种多样,五花八门,奇形怪状,这是微博、微信、抖音、快手这样的新媒体平台出现后,使之呈现出来的东西。
我想,或许在自媒体没有出来之前,所谓的牛人们都在以自己的生活方式活着,只是我们还不知道而已。
仔细一想,还是有些不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多少还是受到了普世价值观影响,还是受到商品经济影响下的欲望影响。
假如人生抛弃买房、买车,甚至上班、娶妻生子等传统普世价值观影响,那活着是不是就完全没有了意义?
事实并非如此,在古代人的世界里,商品经济也不如当下发达,人们追求的东西不过满足口腹之欲,满足避体之寒而已。
当时的人们在自己的园子里,种上一亩三分地,自给自足的活着,闲暇时间再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幸福感还爆棚。
然而,人的欲望增加后,什么都想要,形形色色的人,五花八门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反而造成一堆堆焦虑和烦恼。
怪不得老子说:“无为”。实际上在几千年前,哲人就摸透了这一点,君不与民争,方能让社会趋于大同。同样,人不与人争,更能孕育出淳朴与真实的生活状态。反之,当下的市场经济是竞争急之下产生的,甚至好多都是恶性竞争,人性也开始逐渐变得扭曲。
当下网络上所说的“躺平”才会获得快乐,活出洒脱的人生。大家对躺平的理解也都是五花八门,但其中无为般的不争思想是一致的。虽然这“躺平”,多少有点迫不得已的意思,算得上“被躺平”,但依然是对普世价值观的反抗和对自我精神层次的追求。
我不反对年轻人躺平,我反而觉得在当下年轻人就该躺平,反正你整天打着鸡血为资本家卖命,最终什么也得不到,说不准还搭上了小命。
我不信什么宗教,也不会相信像基督教里所说的那样,人生来是为了赎罪的思想,甚至我觉得人生应当及时行乐,生命就是用来体验的,大可不必受那些“996是福报”的人洗脑,更不必为了去满足资本家给你画出的大饼,终其一生的耗费自己的生命,到头来才发现是一场空。
若一个人在死的前一秒才发现,我这辈子本来是可以为自己而活的,我不必也不该去在乎那些世俗的眼光才对,我该为自己活一次的啊,哪怕是为自己躺平一次。
可惜,你并没有,你的一生,只是资本市场下,不断运转的那颗螺丝钉,卑微又可怜。
终其一生,只是在物欲的驱使下随波逐流,别人说什么车好,便拼命地追求车子,别人说哪里的房好,就拼了命地去做房奴。
实际上,我们的生活并不完全需要这些东西,这就像苏格拉底所惊叹的一样:“原来这世间竟然有这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
世间真的有很多东西是不需要的,那些所谓的刚需,也被赋予了太多的广告效应,从而促使人们去购买,甚至是遭受到洗脑式的暗示。
《变形记》里的主人公,为了老板去卖命,为了家人去卖命,最终把自己活成为了一只大甲虫,方才看透这个世间的丑恶。这种丑恶正是资本市场发达的结果,大家为了追逐利益而不择手段,甚至忘却亲情与道德,最终所带来的是人性的扭曲。
有个朋友说这种现象,只在什么样的政体与制度下会产生。我觉得不然,这种结果的产生,不仅限于任何国家、地区、政党和种族,这是商品经济下丑陋的产物,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产物。
这种产物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快节奏。社会发达,万事万物都要用金钱去衡量,大家除了不断地去物化生活的种种,包括时间也是被对标衡量。
快节奏,除了让我们不断有着时间焦虑之外,就是不断地向老板、顾客、上司出卖我们自己的时间和劳动力。久而久之,我们将会在看似自由的社会里,活成机器,没有了自我认知和意识。
慢慢地,我们所有的想法和主观判断,都来源于强大的网络和别人口中观念。
我们为了碎银几两,缩短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生命。
我不知道,这样下去会创造出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但我觉得有人一定会疯掉。像行尸走肉一般地存活,若还看不到希望,那未来的意义就是在不断等待和自我消耗,直至死亡,所以人总是会疯掉的。
不过好在还有新事物可以麻醉自我意识的觉醒,那就是各种各样的游戏和丰富的食物资源。
快节奏下,我们连多看一眼文字的时间,都变得不耐烦。我们对身边的一切,要追求又快又好。
快节奏下,我们连刷抖音都是只看最简短的,最能搞笑的……一扫而过。我们在手机里羡慕着别人的生活,看着别人的潇洒人生。
快节奏下,我们失去了什么?失去了对生活的耐心,失去了对人的耐心,失去了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生命……
我们带着麻木的躯体不断前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对金钱和名利的无止境追求。
殊不知,我们正在逐渐失去一个叫灵魂的东西。
所有都在快的同时,只有灵魂追在后面,跟不上这快的节奏。
最可怕的是,我们却不自知,还为这个光鲜亮丽的世界外表,加油喝彩。呜呼哀哉!
胡乱想到,随心而写,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