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书店

益多网 0

我从小就喜欢逛书店,不论大小新旧,教辅小说,我都极其乐意在一排排书柜间漫无目的地转来转去,有时一待就是大半天,但因囊中羞涩,一本好书的价格已经让我望尘莫及了,所以大概率也仅限于逛,很像女人们的逛街,window shopping,只寻求挑选和浏览的过程享受,真的买了,大有可能会束之高阁。

1646809141(1).jpg

书店里大多是安静的,一扇门就能隔绝两个世界,从喧嚣中推门而入,扑面而来的是沙沙的书页翻动声和袭人的油墨味道,以至于买什么显得并不重要。我常以为明确的目标会让人心力交瘁,倒不是不该有个目标,只是极度明确会让人失去选择的自由和乐趣,所以便一排排、一层层地转,等到离开的时候也是两手空空。

曾经有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得到一张面值百元的购书卡,激动之情如获至宝,没事就掏出来欣赏把玩一番,天天揣在兜里往书店跑,但又舍不得用,生怕花完了,这个宝贝也就没有了,直接导致了长时间的纠结和痛苦。后来被家人评论:穷汉子得头驴,深更半夜数驴毛。

工作以后,手里逐渐宽裕,我开始针对书店开展报复性消费,三天两头往家里搬书,书柜塞满了就放抽屉里,之后又堆在桌子上地上,宛如一个二手书市场。每个人衡量金钱的单位是不同的,大米、茶叶、U盘、邮票等等应有尽有,一旦丢了钱会痛惜能买多少自己喜欢的东西,我则会惋惜又会少买几本书了。有时候被人问起,买这么多书也不看,是要闹哪样?我看着成堆的书籍也会陷入沉思,我究竟要做什么?

如果从儿时开始追溯,是因为我喜欢书店和里面的书,究竟为什么喜欢,我也说不上来,只是发自内心地以为,被很多书包围着,我会感到安全,会觉得生活有奔头,仅此而已。书的形状就像一块块墙砖,可能我想用一种不那么直白的方式把自己砌进一个密室来躲避什么,又或者只是在修补儿时的缺憾。在这样不断的自我陶醉中,竟也养成了看书的习惯,我会刻意把书扔的到处都是,方便随时随地都能抄起一本书翻上几页。事实上这样的奇怪举动不会让我的学识和能力有什么显著提升,有时也觉得举步维艰,我只是想证明一点:无论我曾经历什么,或者正在经受什么,我没有荒废时光,我依然在努力活着。

执拗地坚持一种沉静的习惯,我想这也是一种无声的抗争。与琐碎和落寞抗争,它们不能腐蚀我,那个曾辗转于书海,憧憬繁华与美好的少年,如今长大成一个躲在书堆里,藏在深夜台灯下的身影,正清晰又安静地表明不屈的态度,正一页页、一步步地行走在梦一般的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