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都过上了一样的生活:
白天洗澡放歌,晚上撑得打嗝。睡前带着耳机,睁眼就摸手机。
上床睡觉靠墙,白天坐车靠窗。深夜床上烙饼,心里祈盼天明。
人前嘻嘻哈哈,人后情绪坍塌。
以上这些症状你都有吗?
如果没有,那真要对你说声恭喜,说明你意气风发,青春尚可挥霍。
(哈哈,这句不能当真哦)
如果有,那也不要害怕,“欢迎”你加入低头一族。从此沉迷煲汤轻食,浪子不回头。
(哈哈,这句更不能当真哦)
在b站有一网友说自己不幸被隔离了,得到通知后心里无奈咯噔一下,很是郁闷但也没办法。
疫情肆虐哪里又是安全的呢?
他说自己隔离的前几天还蛮舒适的,每天不用被闹铃叫醒,不用着急忙慌地赶地铁,更不用担心怕迟到打不上卡。
每天睁眼不是打游戏就是追剧,困了就继续睡觉连早饭都省了,睡醒饿了就订外卖,吃完碗筷都不用洗。
拿塑料袋一装一捆放在一旁,就继续躺在床上看手机,晚上饿了就再订外卖,不饿就拉倒。
整天和手机修炼为一派,形成一种无人能打破的结界,每天去过最远的距离就是厕所。
这样的日子循环往复过了七天,他发现自己受不住了要崩溃了。
他翻了翻自己的朋友圈,不看还好一看周遭的朋友忙的忙旅游的旅游,自己的内心越发不淡定。
在剩下的隔离日子中他开始变得焦虑起来。
评论区里有人给他点赞,有人为他加油,可以看出他隔离的生活日常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说到底,疫情最开始时谁没过过这样的日子。与其说是心声,倒不如说是心酸的共鸣。
毕竟,疫情当下我们谁都渴望笼罩在自己内心的那层阴霾,能够被阳光所取代,能够被善良的举动所治愈。
可我们似乎也忘了除了无法抵抗的天灾外,很多藏在自己心里的苦,是自己给自己带来的。
从上学那会儿我就发现有的人天生聪慧,不用花太多时间就可以掌握大部分知识,她们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儿,到点儿睡到点儿起。
而有的人头悬梁锥刺骨,利用所有时间来学习,都不可能金榜题名。
还有的人生来就是楚楚动人,让人心生欢喜,在工作和姻缘上都占尽了优势。
因此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停止和别人比较。
首先呢人是不具有可比性的,再就是没必要比,真正优秀的,有钱的,好看的终究是少数。
像我们这些丑的,没钱的,不富裕的才是社会上的大多数。当自己不把眼光投放在那些人的身上时自己才不会焦虑。
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围着一个外界规定的跑道跑,稍有赶不上就会觉得自己落后于人了,不行了。
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
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内心构建自己的人生跑道,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过自己的人生,不需要被外界的节奏所牵动。
就像哲学家罗素所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