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暖。微风吹动窗帘,飘来一阵热风,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夏天,最适合吃冷饮的季节,它让我想起儿时吃冰棒的情景。
冰棒,是我小时候的说法,现在统称冷饮。
以前的冰棒很简单,一根小圆竹棒串起水和糖的结晶体。若是水里放点牛奶那就是奶油冰棒,放点红豆或绿豆,就是豆沙冰棒。
卖冰棒的人戴顶草帽,脖子上系着毛巾,肩膀上挎着泡沫箱子,箱子外面钉着一层保温棉。
“冰棒.....卖冰棒.....”当卖冰棒人拖着长长的音调在村里吆喝时,聚在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们像听到了冲锋的号角,撒开脚丫子,四散飞奔,有的去找大人要钱,有的顺着声音寻去......
吃什么样的冰棒,看每个人的经济实力。奶油冰棒最贵,吃起来一股浓浓的奶香味,豆沙冰棒价格其次,糖水做的冰棒最便宜。
豆沙冰棍前端一点点是红豆或绿豆,像戴个绿色或红色帽子。有时候运气好,剥开纸,竟然有一大半都是豆沙,高兴的如同中彩,纷纷猜测:冰棍的阿姨困了,放了二次豆沙?还是故意偷偷多放点准备给自己孩子吃,然后不小心忘记了?叽叽喳喳讨论半天,每种说法都有可能。
一个小伙伴家里困难,囊中羞涩,经常凑不齐钱买一根冰棒,卖冰棒人就会找些残缺不全的冰棒用冰棒纸捧着(严格来说是冰块)递给他。他吃的津津有味,小伙伴们不屑一顾:有冰没棒的能叫冰棒嘛。
冰棒有几种吃法,可以大口嚼,听着冰块在口腔咔嚓咔嚓响,感受着一股凉意顺着食道滑下,炎炎的夏季,这样的吃法很过瘾。但是这种吃法一会就吃完了,有点奢侈;冰棒可以慢慢舔,随自己心情,将一只冰棒舔出任意形状,这样细斟慢饮吃,需要有点耐心,有的小伙伴可以将一根冰棒舔的薄如蝉翼,真是本事,我做不到。我吃冰棍喜欢先咔嚓咔嚓,过把瘾。剩下一点再用力吸,把里面的糖份和和香味都吸出来,冰棍就成了没有任何味道的冰了。
吃完了冰棍,棒子是要收藏起来的,等聚集一把,和小伙伴们玩挑棒游戏。
这个游戏一般是二人玩。先出棒子,出得最多的先玩。先玩如同掌握了发球权,心里窃喜。棒子理齐,双手攥紧,竖着离地一拳(这个距离以对方握拳为准),以最快速度迅速放开,尽量让棒子在地上散开。散开后,用另一根棒子,从地上那一堆散落的棒子中,挑起一根来,既要保证它脱离那一棒子,又不能触动其它的棒子,挑到的棒子就属于自己的战胜品。如果不小心触动其它棍子,发球权轮到对方,双方这样轮流挑棒,直到棒子挑完,最后数棒,谁多谁是赢家。
哪根棒子可以先挑,或先选择哪一个根可以挑起更多棒子,需要匍匐在地,细细查看,看准了,手眼并用,小心翼翼伸出手中棒子,若是从棒子前端挑起,需一点一点轻轻循序渐进,若从中间挑起,看准后,迅速上挑。另一个伙伴,也匍匐着,像裁判员目不转睛盯着看。挑棒的那一刻,双方眼睛都不敢眨。
调棒游戏,不仅可以锻炼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增加手眼协调能力和手指灵活性,还可以培养竞争意识、树立遵守游戏规则意识。现在的孩子很少玩挑棒了,真是可惜。听说手机安卓版有挑棒游戏,不能想象,按键操作有什么意思。
吃冰棒和玩挑棍是夏天里的一件乐事。只是,过了立秋以后,无论怎么吵闹,大人都不给吃冰棍了。
那个时候,我们都不喜欢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