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朋友说我写的东西还不错,我真的真的好开心。
我对文学、文字始终抱有最诚挚的初心。说热爱可能也谈不上,但就是觉得她在我生活中不可缺少。当我迷失在世俗的标准之下时,她总能提醒我回归质朴。我希望自己能够妙笔生花,但事实是,我一直觉得我缺乏那种灵性。
犹记得,初中我随自己心意在周记本中写下内心的文字,而那时语文老师亦对我赏识有加,他鼓励我赞赏我,让我内心文学的火苗不断燃烧着。那时的我,有梦,是关于文学的。
虽然,彼时的我就已经窥见自己的不足。我记得和我一起还有个同学,她的作文是以文字优美取胜的,而我,偶尔的出彩也不过是因为超出同龄人的成熟,语言的不灵动让我产生了怯弱。到了高中,开始写议论文,情况也更差了,作文里不再需要我的感伤,议论文要么是清新简洁的文风,要么是一针见血的观点,两者我都不能做到。最终,不是抱着一腔孤勇的热爱选择文学,我躲在现实的披风下隐藏着我文学的梦。
没选择文学作为我的专业这件事,我有过后悔,但我也不知道,哪种结果会更令我难以接受。如果我选择了文学,而文学没选择我,我的思想依然平庸,文字依然贫瘠,那我还能抱有对她的初心吗?我时常想起《山月记》里的那段:“因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为有几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能与瓦砾碌碌为伍,遂逐渐远离世间,疏避人群,结果在内心不断地用愤懑和羞怒饲育着自己懦弱的自尊心。”我对文字、文学也抱有这种复杂的心情。
也许,现在就是比较好的结果,坚持记录些什么,即使写的不太好,也终究算自娱自乐,不会是笑话一场。反正,坚持写,坚持读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