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读书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益多网 0

昨天有篇推送文章《11岁女儿叛逆不肯读书,爸爸让她烈日下挖藕4小时》,内容从标题就能看出来。湖北咸宁一个11岁的小女孩儿,不想读书了,她的单亲爸爸,从打工的广东回到老家,逼她(没错,就是逼迫)在烈日下跟着爷爷去藕田里掐藕尖,田里的水大概都到了女孩儿腰间,然后呢女孩儿的爷爷穿着防护服,而女孩儿只穿着日常的衣服,因为害怕女孩儿喊救命,而她爸爸说没有人会救她------反正,最后的结果就是女孩儿认怂了,说要回去学校上学。而她爸爸看视频里的样子应该是很得意的,不断的说“不吃读书的苦,就吃生活的苦”。

1651215242(1).jpg

然后我看到评论,很多人说这样的教育方式挺好。我有些吃惊,也很感慨,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儿。

我一个同学,是老师,有一年,在他朋友圈看到他带着他儿子在跑步,跑完步还要做一些单杠什么的训练。锻炼身体嘛,本来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我不能理解的是我那同学写的文字,用他的话说,他是在对其儿子进行七天的吃苦训练。虽然当时,我很想就这个问题跟他沟通下,但最终我还是忍住了。

我觉得很多家长可能是误解了一些概念,他们真正想要的应该是孩子抗挫折的能力,所以,会人为的创造一些困难给孩子,从而去锻炼他们。让他们的身体受到摧残(抱歉我用这样的词),这样他们的精神就会变得强大。比如我那个同学让孩子大冬天的早上在寒风中跑步。

这样的逻辑实在是可笑。如果非要说肉体受到摧残和精神变得强大之间有关系的话,我认为应该是一个人精神变得强大后才更能承受肉体上的苦难,而不是相反。

对孩子来说,如果人为的去制造这些所谓的困苦磨难给他们经历,可能只会有负面的作用。他也许会想:是不是爸爸妈妈不爱我了?或者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不然为什么这样惩罚我?在这样的心态中,大部分孩子可能不会变成家长期望中的“钢铁男”,严重的或许会造成孩子和父母间永远难以弥补的隔阂。

如果说,我这个同学期望用严寒中七天的跑步来让孩子能养成不怕苦的习惯是种一厢情愿的话,那这位逼孩子在烈日下跳到齐腰的水中去掐藕尖并且认为这样孩子就会热爱学习的父亲的做法,那简直就是愚蠢至极。

首先一点,最后,女孩儿妥协了,说她愿意去上学,这能说明什么?狗屁都说明不了。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被丢下齐腰深的水田里去泡四个小时,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妥协。这跟你用鞭子在家抽她抽到她服软是一个道理。我不知道有什么可喜的。我个人认为,很大概率,这样的结果是孩子不但不会爱上学习,还会讨厌家庭和那个逼她下水的人。

第二,学习的苦和生活的苦如何定义?在学校努力学习,考上清华北大什么的,就不用吃苦了吗?难不成这位父亲认为,清北毕业就可以直接当人上人?可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下田干活是吃苦,那么日日夜夜搞科研是不是吃苦?太阳暴晒是吃苦,那么终日不见阳光是不是吃苦?

当然,读书是现实阶层跨越的很好的方式,我们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但是任何事儿,过犹不及。特别是这样的所谓的吃苦教育,受罪教育,该停停了。别再用自己的无知去祸害孩子了,别再打着爱的幌子去虐待孩子了。

最后,我想说:真正,真正想让孩子不受苦的方式,其实是家长自己努力成为更好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