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有着特殊的用意,最受欢迎的科幻电影或多或少都会和外太空和外星人相关联。外星人这一形象的出现是人类期待在外太空能够寻见自己的同类,而并非人之外的生物。在塔可夫斯基的《飞向太空》中,便对这一理念进行深入的探讨。
故事讲述一位叫凯尔文的飞行家受命飞往位于索拉瑞斯星的太空空间站去探求空间站出现的问题。在出行之前他来到自己儿时父亲家与当年的飞行员亨利•伯顿见面。伯顿警告他小型空间站上不可思议的事情的发生,但他却不以为然,执意要飞向太空完成任务。在离开自己地球之前,他焚烧自己的个人物品。
凯尔文飞向空间站成功着陆,而开始进行关于科学家奇巴瑞安博士死亡之谜的调查。除开奇巴瑞安之外,另外三位科学家也精神恍惚。更加诡异的是凯尔文去世多年的妻子哈莉死而复生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而这一切都让凯尔文感到惊慌失措,他终于知道伯顿的警告。在和自己的妻子的相处中,他慢慢地回忆起两个人曾经的爱恋故事,也重新爱上自己的妻子。但最痛苦的是哈莉无法离开太空舱,如果离开她便会死亡。凯尔文总是会进入自己的梦境,在梦境里总会有一片海洋的海洋,如同漩涡般地回荡。他的梦境里总是父母相爱的时光,他也会梦见妻子和自己。那片海洋如同记忆之海,复刻的镜像世界,更是生命进阶的飞升。
许久以后,凯尔文决定回到地球,但他忘不了复生的妻子,他对她的爱已经深刻,但他必须做出选择。他独自离开空间站,回到自己的家园。此时那一团自己的个人物品还在冒着烟,而父亲正在房间里。父亲将门推开,此时凯尔文跪倒在地,他忏悔自己的行为。
这部电影较为压抑,并且抽象的故事情节也会让人感到枯燥。但电影中要探讨的话题却是永恒的:”在这种情况下,庸才和天才都是一样的毫无价值,我们没有兴趣征服宇宙,我们想把地球延伸到宇宙的边界,我们不知道怎样处理其他的世界,我们不需要其他的世界,我们需要一面镜子。我们一直在为接触而努力,可我们从来没有接触上,我们陷入了一个愚蠢的人类处境,为了一个他害怕的目标挣扎,为了一个他不需要的世界而费尽心思。人类需要人类。”这段哲理性的文字却向我们展示电影的最终用意:我们对于太空的探索,不是为了在宇宙中寻找其他的种族,而是为了将我们的地球延展到外在的世界,我们无法再去容纳另一个世界,我们需要的只是一面镜子,能够照射出我们的另一面。我们自认为富有交流的神圣使命,是一种骑士气概。但这又是一个谎言。我们寻找的是人,而不是宇宙之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