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废品的老张

益多网 0

老张在城中村拥有一个上千平方米的收废品店,这是我最佩服他的地方。平时,老张喜欢戴一顶破草帽,蹲坐在废品堆中,双手不停地伸伸缩缩,准确无误分拣归类,像一只贪婪的章鱼,永不知疲倦。老张栖身的房子就在废品堆的尽头,小得可怜,两边堆着如山般的塑料瓶、泡沫板、旧纸皮,一摞摞码码得整整齐齐,很有气势。中间只有一条小道,仅容一人通行。老张和老婆就像两只勤劳的工蚁,在这个隧道似的小路进进出出,一天到晚不停歇。饿了就扒几口冷饭,累了就直接躺在泡沫堆中,用草帽盖着脸,眯一眯眼就当休息。

1651905531(1).jpg

但是,常有不速之客打扰老张的美梦。他们总是趁着中午闲暇把旧物废品送到店里.特别是那些老大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老远就大声嚷嚷“阿张,阿张”,生怕老张就要飞走了,又或者捡了个大宝贝,要跟老张分享喜悦。这时候,老张马上从泡沫堆中爬起来,很有耐心回应“在啊,在啊”。出门一看,无非就是几叠报纸、一些空油瓶或铁罐子之类,值不了几个钱。但老张还是会很认真地称重,结算,付钱,然后望着他们离开。

他总是笑眯眯的,可能收废品就是他最喜欢的工作,我想也是吧。要不然,他也不会在城中村里占据着这么大的一块地,打下如此丰实的江山吧?但他的老婆跟我说,老张早些年是做水果批发的,因为一次车祸,赔了不少钱,之后就改行收废品了,一干就是二十年。之所以租这么大的场地,是因为不愿被别人看到他的落拓,即使收废旧也要争个面子。只是,有时看见他被废铁玻璃割得血淋淋的手指头,觉得这项工作真是一件苦差事,要不是为了养家糊口,也没有人愿意干这又脏又累的活儿。

据我所知,老张的生意总是兴隆,每天客人络绎不绝,有时还会上门服务。除了他的勤劳和随和之外,最重要一点就是诚信。他从不会压价,更不会欺瞒。该多少是多少,说一不二,公平交易,童叟无欺,有时还会四舍五入给你一个整数。他宁愿自己吃亏一点,也会让你心里踏实,对比那些卖鱼要偷鱼块的商家,高尚得多。单凭这一点,我都认为老张的生意不会没落,除非他自己不愿干了。老张真是收废品界的一股清流,他几乎包揽了附近的废品生意。我常在小区里见到他,还会远远打招呼,大家就在各自生活的世界里相安无事,偶有交集。

有一次,我们约他上门清理杂物房的纸皮,刚好那天下雨,我们以为老张不会来了。没想到雨未停,他就骑着三轮车赶到,马不停蹄又搬又装,很快就把几百斤旧纸皮装上车,然后小心地把地上的碎屑清理干净。这时候,从车尾纸堆中掉下一本《新华字典》。他连忙拿起来用嘴吹干净:“这个,小孩读书还要用哩。”说什么也不肯收。雨又继续下,我们只好陪着老张在屋檐下聊天,看着我的女儿、外甥也过来帮忙。老张一脸羡慕:“这些小孩都是读书人,有前途的。”我妈笑着回应:“你的儿子也是读书人吧!”老张说:“我的几个儿子,有的高中毕业,有的读了大专,但都没有找到稳定工作,只能东家打打,西家做做,一年到头没剩下几个钱。前些年我买了一套房子,一个儿子分一间房,房贷都由我负责。一个大家庭的日常开支就靠这个废品店维持,你说我敢休息、能休息吗?只有收不完的废品,拉不完的垃圾啊。”他长长叹了一口气,然后望着屋檐滴下的水珠出神。雨停后,老张拉着满满一车废品,慢悠悠走了,给我留下一个弓腰瘦削的身影。

后来,听说市容大检查,城中村卫生不达标,需要大力整治。老张的废品店成为首当其冲的整治对象,被定性为卫生治理盲点。因此,一纸公文下来,老张只能把他的废品店面积削减一半,入室经营,再把小屋子重新粉刷一遍,才勉强达标,但生意已很受影响。再后来,又一纸公文下来,这里要建一个综合活动场所,老张只能搬走他的废品店,自然失去让他为之骄傲的资本。我相信老张肯定不情愿,但也没有办法改变,只能随遇而安。

他到底把废品店搬到哪里去了?我一直不知道,但我相信他肯定有办法安置他的宝贝产业。我好奇小区的老大人们去哪里卖废品?后来母亲告诉我,老张还是提供上门服务,这些老主顾们提前约好一个时间把废品搬出来,然后等老张从很远的地方骑三轮过来,一并收购拉走,像从前一样。

我不由得更佩服老张,他真是打不死的小强!他就像一个在逆风中推车的倔老头,即使拼尽全力,也要把一份吃苦受累的事业继续经营下去,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勇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