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活在自以为是的浪漫中

益多网 0

我们都活在自以为是的浪漫中。这种浪漫不需要沉浸,只需要漂浮其中就好。它轻盈,却也同样不具备力量。我最近接触了很多男人,但我发现大多数男人的内心都贫瘠得不像话,他们单调得就像复制品。突然觉得自己之前好像圣母玛利亚。

我一直在怜爱男人们,对其施予一些情感支援。在我眼里他们都是有着破碎感的易碎品,让我忍不住想要好好捧着,好好呵护。曾觉得每一个男人内心都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宇宙,我从来都触摸不到也感受不到他们的核心是什么。曾经我以为那是某个核,现在却发现,的确只是黑洞而已。

1653287986(1).jpg

原来宇宙是我们自己。原来我们是野马,我们也是草原。在极度开阔的内心世界里,一段坚不可摧的爱情只是一团尘埃,随时有挥散的可能。的确,我觉得极致的爱情依旧是极度快乐和痛苦的,可我不想再拥有这样的爱情。太沉重,会让双方都被吞噬掉。

于是开始寻找轻松的关系,可我觉得迷茫。它不太能触到我的灵魂,我也阻止了这条途径。亲密关系算什么?我不需要这样的关系来治愈我了,我不想仰望也不想怜爱任何人了。那么我为什么还要拥有它?追寻它的意义又何在?暂时没有找到。

我的需求在无形之中改变了,我越来越希望花时间在自己身上,不愿再在与另一个人的关系中投入太多。我可能是得了某些“现代病”,以前我觉得是过度自我的疾病。它不接受被要求,界限清晰,让步被视作“牺牲”。我的爱情可能真的病了,但暂时就先这样吧。遇到爱情的时候再说吧。

就像《爱欲之死》里写的:「随着所有生活领域出现的一种积极化趋势,爱情也被驯化成一种消费模式,不存在风险,不考量胆识,杜绝疯癫和狂迷,避免产生任何消极和被否定的感觉。舒适的感觉和无须承担任何不良后果的刺激取代了痛苦和激情。在快餐式性交、邂逅后上床和舒压式做爱已经司空见惯的当代,性生活已经不存在任何消极面。消极面的缺失导致了当今爱情的枯萎,成了可消费、可计算的享乐主义的对象。人们满足于追求同好者的那份舒适,放弃了对他者的渴望。被追求的是一种舒服的、最终缓慢沉淀在意识之内的熟悉感。超验性在当今的爱情中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