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我不太能讲清楚的东西。
一方面,我是一个不习惯和人太过亲密的人,不反对产生交集,但始终对这个世界感到疏离。另一方面,越是理智、越是习惯和其他人保持距离的人,遇到感情这种不仅难以预估发展轨迹还时不时超出预期的东西,便越是容易失去固有的判断能力,变得不再冷静,感到力不从心。一旦开始接受又不自觉地沉溺其中,难以释怀。
让这样冷静的我去阐述爱情,无异于纸上谈兵,于是今天我并不打算冷静。不刻意追求那些清冷柔和的忧郁,也没有那些多愁善感的细腻,想到什么就写些什么。
人往往越是缺乏什么就越是渴望什么,但却唯独对爱的需求是综合作用的结果。想像你站在海边,看着浪花翻涌在岸上,感受着风中淡淡的咸甜,耳畔传来了海鸥的啼叫和汽笛的长鸣。一只无形的牢笼罩住了你的全身,突然很希望有人可以站在你身旁。你以为我在写爱,其实我写的是孤独。
没有什么能引出爱情,爱情本质上是孤独的证明。孤独并不是寂寞,无所事事你可能会感到寂寞,那么日理万机又如何呢?你不再寂寞却仍可能孤独。孤独也不是孤单,门可罗雀你也许会感到孤单,那么门庭若市又如何呢?你不再孤独却仍可能感到孤独。孤独更加不是空虚和无聊,它们太过片面,甚至连加在一起都难以同孤独画上等号。
我想说,孤独的心其实是充盈的心,充盈地快要流溢出来冲涌出去,于是渴望着有人呼唤它、理解它、收留它——那是心灵层面的希求。它渴望着共鸣,渴望着相似的灵魂,渴望着能被接纳。它徘徊在鱼群一般川流不息的人潮之中,茫然四顾。人群像是一座座风情各异的岛屿,只是岛和岛之间没有可供它通航的渡轮。
但我要说的是,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它变得不好的原因,是因为你害怕孤独。当你被孤独感驱使着去寻求远离孤独的方法时,那种状态才是最令人感到害怕的。因为无法和自己相处的人往往也很难与别人相处,而无法和别人相处会带来无比巨大的虚无感,会让你告诉自己:我是孤独的,我必须去打破这种孤独——而这个念头使你忘记了,想要去快速打破孤独的行为,却正是造成巨大孤独感的原因。
我觉得我很难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因为我本身和其他人就是存在着距离感的,也就是长期性的孤独。温柔社交是我常用的手段,尤其是面对生人。我可以做到外表如火如荼的交谈,内心却毫无波澜。因为内心敏感,我可以很容易察觉到对方情绪的变化和波动,这在人际交往中让我能够有效规避雷区,很大程度上也掩盖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让自己显得很不真实,捉摸不定,也就难以让人深入接触。
不只是爱情,友情亦是如此。对我而言,朋友的门槛非常高。在很多人眼中,我和大多数人都能和睦相处,但是真正交心的人用手都能数的出来。你可以随时向我倾诉,我也会试着提出可采纳的建议,但这就点到为止了,我永远不会把自己解刨在你面前。在绝大多数人面前我只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但只有在朋友面前我才会成为一个倾诉者。
所以我真的有点不喜欢现在的世界了。喝一杯酒就能带一个人回家,两个小时就能去到另一座城市,三言两语就成了所谓的兄弟,认识没几天就迫不及待地想成为恋人。辛辛苦苦维系的关系会因为几句话分崩离析,微信好友一删就成了永别。
这个快节奏的世界少了许多车马一生,少了许多浓茶淡酒,少了许多我喜欢的慢慢来。
所以我怎能轻言说爱,如果爱只是没有钥匙的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