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听到《你好,李焕英》的电影插曲《萱草花》,这首歌实在太温柔了,导致我单曲循环了好多遍。
听了一遍又一遍,我突然意识到,电影里的妈妈李焕英是个非常温柔的人啊。
在电影里,妈妈其实比女儿先穿越过来,所以她什么都知道,但是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守护女儿。
为了实现女儿想让妈妈弥补排球的遗憾,妈妈坚定的鼓励队员坚持打完排球比赛。
女儿说妈妈如果和厂长儿子结婚,就可以生一个特别优秀的女儿。妈妈说只希望自己孩子健康快乐就好。
女儿尿裤子了,妈妈安慰女儿说。宝儿为什么尿裤子了啊,因为我们宝儿年纪小。为什么宝儿年纪小还能和哥哥姐姐们同班呢,因为我们宝儿聪明。
女儿想吃烤串,妈妈痛快答应,家里没钱就带女儿去河边捉虾满足女儿。
女儿的裤子经常破洞,妈妈就在家里练习女红,后来就绣出了非常可爱的补丁图案。
这些种种,都像这首歌一样,都好温柔好温柔吖。
在我看来,真正的温柔,就是这样的。
不是委曲求全逆来顺受,也不是讨好逢迎随波逐流,而是以一种不卑不亢的姿态,用善良和智慧,将内在所有的力量纷争淡化为外在的和颜悦色,带给人力量与治愈。
《伊索寓言》里面,有一篇关于北风和太阳的故事。
有一天,北风和太阳之间起了一场争辩,都声称自己比别人更强大。
最终,它们决定试试自己对行人的威力,看看谁能最快使行人脱掉外衣。
北风首先一试身手,它使尽全力发威,对着地上的人们狂风大作,仿佛凭自己的力量就能卷走人们的衣服。不过,风刮得越猛,人们把自己裹得越紧。
轮到太阳试身手了。起初,和煦的阳光照耀着行人,不久,人们解开外衣,边走边把衣服松松垮垮地搭在肩上;接着,阳光四射,人们加快步伐,高兴地脱掉外衣,更加轻松地享受他们的行程。
于是,北风输给了太阳。
这个故事,就像是在告诉我们温柔的力量。
人因阳光照耀而感受到温暖,卸下因寒冷而装起的层层外壳,内心再次柔软明亮起来,不再封闭自己。
温柔要比强制更容易让人接受的多,也有力量的多。
就像《道德经》里写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真正的温柔是一种需要不断习得的高级能力。
需要强大的内心做支撑,还需要智慧和善良,是我们每一个人不断与自己,还有这个世界和解的成果。是认清生活真相以后,依然热爱生活的态度。
用心理学的语言来说,温柔的人有:
a.更好的冲动控制能力
b.良好的共情能力
c.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
d.对于挫败感的容忍度更高
e.对自己变化的感受有更好的觉察
更好的冲动控制能力,源自于我们发自内心对别人的尊重和理解,虽然我不知道对方为何和我想的不一样,但我想TA大概率有合理的原因,所以我选择不冲动,等等或者问问看。
共情能力,尽管对方没有说出TA的感受,但我已经猜到几分,并且能给出积极的回应。
情绪调节能力,我们当下即使非常的愤怒,也选择以不增加伤害的方式去表达,等情绪再缓和点的时候,好好说。
对于挫败感的容忍度更高,任何时候,我们都更快的接受现实,而不是沉迷于自恋受损。
对自己变化的感受有更好的觉察,明白很多时候不是事情本身引发了情绪,而是我们对事情的解读,激起了不同的情绪。
记得,动漫《夏目友人帐》里有一句台词说,我想成为一个温柔的人,因为曾被温柔的人那样对待过,深深了解那种被温柔相待的感觉。
我想,每个人都会喜欢被温柔对待的时刻吧。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被世界温柔以待过。
也希望我们都能渐渐习得温柔待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