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已经离我很远了。
高三的时候,教室里贴着高考倒计时,过一天撕一张,直到数字为零。
高考倒计时一百天,我们进行了誓师大会。班主任说:“最后一百天了,你们一定要熬住,熬过了这一百天,到了大学随便你怎么玩。”
数学老师说:“大学一天只有一节课或两节课,随便你睡,但是这一百天一定要再努努力。”
英语老师说:“大学的食堂什么好吃的都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烧不出来的!”
后来我们才发现,大学确实只有一节课两节课,但是一节更比六节长。
我们知道,老师们描绘的所有关于大学的美好,都是为了让我们好好把握现在的每一分钟。
接下来的日子里,老师们苦口婆心地劝我们珍惜每一分钟,恨不得把吃饭睡觉上厕所的时间都拿来给我们上课。哪怕我们能多记住一个单词或者一个公式也好。
高考前三天,老师们却突然集体变了样。
他说:“这节课交给你们自己复习,查漏补缺。”
她说:“接下来的课我们就不上了,你们自己做题或者看书,有不会的来问我。”
他又说:“快高考了,你们不要紧张,平常心就好。这两天正常作息,看看书注意休息。”
终于到了高考前一天,每一个老师都在反复地说:“铅笔橡皮身份证一定要检查仔细,把它们装在透明袋里。水笔多带几支以防万一!晚上好好休息,不要紧张。”
但是很显然,我们那天紧张地睡不着,紧张中又夹杂着兴奋。
寝室的同学们突然开始不自觉地互相提问知识点,从语文古诗到英语单词,直到宿管阿姨来催我们安静睡觉。
高考那天,校车接送我们去高考场地,车上班主任反复叮嘱:“不要紧张,认真审题,名字和准考证号不要忘了写,铅笔涂的时候要涂黑一点不然扫描不出来的……”这是我认识班主任以来,他最唠叨的一天。
车外下着大雨,每年的高考下大雨也是一个习俗般的存在。所有的车都在给我们让道,所有人都在为我们的前途让路。
考场外,有很多考生的爸爸妈妈等在那,有的妈妈还特地穿了旗袍。我记得我爸妈不在,因为他们在外地。但是他们在前一晚给我打了电话,叮嘱我不要紧张。
考试三天,不幸的是考完语文我就发现我的作文离题了,幸运的是除了语文其他科目我考得还不错。
在这期间没有一个老师问我们考得怎么样,他们都说:“已经考了的科目就不要管它了,抓紧时间看看下面要考的书。”
午休时间我们坐在教室看书或做题,班主任走过来要求我们全部把书放下,他说:“不要看了,趴桌子上休息会儿吧。不然下午考试没精神。”
终于考完了最后一场,我拿起桌子上的石头问监考老师能不能带走,监考很温柔地点头表示可以。
这可不是普通的压试卷的石头,它是唯一近身陪了我三天的“朋友”,它陪伴了我的紧张和不安。
当天晚上我们就开了毕业晚会,我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朋友的不舍参加晚会。以前总想快点逃离老师,现在却发现最不舍的是老师。
毕业晚会我们班数学老师没有来,我很难过。
他在我们考完最后一场的时候默默离开了,回到了他的家乡。这是我时隔几年也放不下的心结,我都没办法告诉他我数学考得可好了。
对完答案后我本来还想去他面前炫耀:“老师,你知道吗?我数学选择题和填空题全对哦!厉不厉害!”可是最后这句话我只在心里说给了自己听。
幸运的是过了几年,我又联系上他了。没有侃侃而谈也没有说当年有多难过。只是告诉他:“老师,我很想你。”
然后每年教师节我都会说一句:“老师,教师节快乐。”
真奇怪啊,老师上课讲过这么多知识点我都不记得了,可是高考前老师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甚至每一个眼神我都还记得。
那几天他们都是温柔的化身。
又是一年高考日,希望每一个考生都可以不负韶华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