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名字的认识和感受

益多网 0

名字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被赋予的第一个符号,也会伴随我们走过漫漫人生路。它使我们与其他人相区分,拥有一定的独特性。正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名字也一样,往往不由选择,却又被赋予。 

名字不仅传承了人的情、意、志,还蕴涵了人的精、气、神,更传达着天地之玄机,足以影响人生的方方面面,是人一生中宝贵的财富。所谓“名正而言顺”、“闻其名而知其人”,好的名字虽说不能完全决定人的一生,但确实能让人锦上添花。 

mingzi.jpg

古时候我们对彼此的称呼包含了姓、名、字、号。“姓”是家族来源,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称号;“名”是家长直接按照辈分和征兆起的代号;“字”是对名代号中不平衡的部分进行的补充;“号”则是能够代表精神和智慧意境的代号。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人的称谓中只剩姓和名两个,所以名字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人取名字历来是有讲究的,名字浓缩了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和载体。祖辈的名字儒雅讲究,有浓郁的知识书卷气,大气而文艺,像“谦修”“绍礼”“弘杉”“冬青”,不一而足。父辈的名字相比之下就更加大路化,时代感极强,蕴含着报国思想和家国情怀,“如建军”“建国”“立红”等扎堆出现。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受传统文化,如忠、孝、仁、义、信等观念影响,“孝国”、“仁波”、“家义”、“守信”这类名字也比较多。到了下一代,流行文化的冲击使得“梓涵”“子轩”“宇航”等颇具偶像剧色彩的名字开始成为潮流。  

谈到这个话题,是因为我自己就有一个算得上简单好听的名字——施忆,听起来和“诗意”、“失意”、“失忆”都是同音词。

父母为我取名的时候也是煞费苦心,寄托了他们最美好的愿景,最核心的期许当然是希望我过上安定无忧、幸福美满、诗情画意的美好生活。

展开来看,当译作“诗意”时,可以理解为希望给予我一片宁静美好的人间净土,愿我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无论世间如何嘈杂,依然可以诗意地栖息在这片土地。译作“失意”时,则是希望我能够明白世事无常,人生不得意之时十之八九,不必花大量的时间、精力纠结于此,能坦然面对人生起起落落。译作“失忆”时,是希望我是个忘却烦恼,活在当下的乐天派,同时,也要我明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温故而知新,要多使用载体来记录和学习。

能够做到即便人生处于“失意”时依然能保持“诗意”的态度,这样的信条形成了我人生的“底色”,在二十几年的时间里一直影响着我。因为这个名字寄托着父母的期许,所以在我遇到困难时也不会自暴自弃、自甘平庸,它提醒着我不断向这样的价值靠拢。

我也曾想过给未来的孩子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固然比不得我父母这般良苦用心,但也不能显得太过随意。

我心中设想的名字是“星河”。茫茫长夜,星河璀璨。音韵形态俱佳。

有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以星河寄托思念;

有曹孟德于《观沧海》云“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有李清照在《南歌子》中叹“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有金庸小说里的苏星河、丁春秋,星河是空间,春秋是时间,用浪漫写意的方式概括天上地下;

有康德说“最使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的两件东西,是头顶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

故星河之理发于浩叹,星河之美见于诗篇,以星空之无垠,意境之辽阔,赋予其胸襟之豁达,悲悯之于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