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篇文章,我本来是想表达一个主题的,怎么样才能做到不去过度在意他人的想法?
这个问题我从周一开始就在想,我确实是个很容易在意他人的想法的人。别人一说我,否定我,我就会感觉沮丧,久久难以释怀。
因为我希望我在别人眼中一直是优秀的,我也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人不喜欢我,我好像也没有哪里招惹他们呀。
在意他人的想法,说到底还是我对自己不够自信,在自己的想法和他人的想法之间总是摇摆不定,很难坚持做自己。
其实这个问题还是有解的:
其一,就是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其二,放弃“成为更好的人”“努力变得更优秀”的这种幻想。
好的,坏的,对的,错的,这些都不重要。你想要的,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试图变得更好,试图变得更优秀,试图变得更成功的这种信念是导致你的痛苦和不幸福的一个很重要的根源。
整个社会,整个人类世界都在推崇和鼓励你要去努力,要变得更好。
于是你开始对自己不满意,你开始讨厌自己,你开始强烈的不能接纳自己。
于是你开始自我否定,开始去追逐社会规定的那些优秀的定义。
开始试图去迎合别人的看法,你因此变得很焦虑。
你被对自己的不满和自己驱使着不断地向前走,你以为只要达成那些目标你就能轻松了,你就到达终点了,你就圆满了。
但是这一刻却始终不能到来,而你却一直被一种焦虑感控制和驱使着,这样你变得越来越着急,你觉得必须尽快到达那个终点,只有到达那个终点,只有变得更优秀了你才能不再这么焦虑,于是这种着急和焦虑会令你变得越来越浮躁,你会发现你离那些目标越来越远。
我现在就有这种感觉,我总是在激励自己变更好,更上进一点,更自律一点。
一边自律一边却更加焦虑,迷茫,不那么快乐。
好像,无论做得多好,都很难对自己感到满意,少了一点由衷的发自内心的喜悦。
慢慢的,我在试图让自己轻松一点。
想读书就读书,想写作就写作。
而不是非要刻意的每天读多长时间的书,每天规定自己要写一篇文章。
想唱歌就唱歌,想发朋友圈就发朋友圈,想出去玩就出去玩,想弹琴就弹琴。
不论做得好与不好,总之我当下是开心的就好。
就是怎么样我都觉得挺好的,在家待着也可以,出去玩也可以。
我不再试图让自己看起来好像挺优秀的,我不会再把我取得的那一点点成绩挂在嘴边。
而是把这些变为我的习惯,我的日常。
学会保护自己的羽毛,不给自己贴标签。
不再想那么多,想做一件事就不要缩头缩尾,瞻前顾后的是做不好什么事的。
这个星期我都在试着让自己保持在这样一种轻松舒适的状态下。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去管他人怎么想我。
想笑就笑,别人说到一些好笑的话题也可以跟着一起附和,也挺有意思的。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以前工作日的时候我是挺少发朋友圈的,但是现在呢,我下班后也可以想发朋友圈就发朋友圈。
因为我开心的时候就想发朋友圈,我是一个喜欢分享的人。
我希望把我的快乐带给身边的人,所以我时常发朋友圈。
以前我还会在意他人的看法,我会想那些看到我朋友圈的人会不会觉得我很幼稚。
现在呢,也有这种感觉,但是我也在慢慢放下了。
我想做回最真实的自己。
我喜欢我真实的样子。
我喜欢我开心快乐古灵精怪的样子。
这样,就够了,至少我有勇气,我有被讨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