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再次翻阅了曾在少年时便打动我内心的一本英国小说,即克莱儿·麦克福尔所写《摆渡人》。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史诗般的动人故事,引发人对亲情、爱情、友情、生存、死亡的思考,所有思考都离不开人内心对幸福的终极渴望,也让万千读者第一次或者再一次看见自己真实的灵魂,它是否善良?是否正直?是否坚强?等等。
这本书也将摆渡我们的灵魂,在路上引导我们如何去爱和被爱,让负有罪恶感的灵魂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救赎。
阅读这本书后,一定忘不了摆渡人崔斯坦送已死亡女孩迪伦的灵魂穿越荒原路途中的无数魔鬼的纠缠,这些魔鬼发了疯似的想要将女孩纯洁的灵魂吞噬,试图将这些有重生机会的灵魂彻底变成深渊里的魔鬼。
许多西方作家在小说中对纯洁女孩的定义在于是否是处女,克莱儿·麦克福尔也正是如此定义迪伦灵魂的“ 纯洁 ”。
已经有数不清的灵魂在摆渡途中掉入魔鬼的深渊,在许多魔鬼嘶哑那一刻是比钻心刺骨、万箭穿心还要痛苦的生理和心理感受,直到成为魔鬼。也有数不清的灵魂在摆渡人的护送下成功到达另一个世界。
而在穿越荒原的路途中,要想不掉入深渊,唯有自救。当迪伦心情美丽时,天空也会万里无云、阳光暖人,当迪伦受到内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心情低落时,天空会乌云密布、翻江倒海,魔鬼也正等待时机将她拉下深渊。
你可能会问摆渡人不应该保护迪伦吗?在灾难面前,自保永远是第一位。
摆渡人有思想、有情感,对抱怨、沮丧、不甘等负面情绪如人一样嗤之以鼻。
看到这里时,我也心想:大概没有人愿意与负能量为伍吧。
谁愿意落下深渊,成为魔鬼口中的饕餮盛宴?谁愿意成为面目可憎、阴险毒辣的魔鬼?可世事无常,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生一定有无奈,着眼于当下,靠自己振作起来,走出险境,与他人合力突破重围,自信的拥抱温暖荡漾全身的阳光与晴空万里的世界。
许多有罪恶感的人都希望等到他人的救赎,希望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眼里有光,嘴角有笑,却不见风霜故事。但正如同这个世界不可能只有白天,而没有黑夜,想要与正能量为伍,便要直面并干掉负能量。
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亲情的叮咛,友情的牵挂和爱情的关心,学会爱人与自爱才能够在社会上生存。
在迪伦灵魂穿越荒原的路途中,也教会我们如何自爱与爱人。
当她活着受人欺负时,并未一蹶不振;当她得知自己已经死亡时,并未怨天尤人;当她穿越荒原时,能勇敢的接受命运给予的挑战;当她面对崔斯坦萌生爱意时,能清醒、理智的克制自己的感情不泛滥,等等。
如果你想知道她是怎么做到的?那你去书中看她的故事便知道了。
我的描述也许不能让你感受到迪伦生动的形象,文中的故事会带给你更多关于人格、品性、精神的思考。
所以,作者也在引导读者找到真我,回归内心,揭示人活世上永恒不变的真理。
你是否有为爱人不顾一切?你是否仍有对人、事、物的执念?你是否无法面对生存、死亡与爱的选择?
当迪伦到达前文所说的另一个世界时,因为她爱上了崔斯坦,所以,她不顾性命安危,克服艰难险阻,重回荒原,独自面对万千魔鬼。
而大多数灵魂都无法直面自己内心对死亡的真实恐惧,从而只能等待生的机会到来,不敢重回“ 荒原 ”。也有不少人回到“ 荒原 ”后粉身碎骨。
回到“ 荒原 ”,意味着未知,意味着没有摆渡人的保护,所有的魔鬼会更加疯狂,也许是因为这些魔鬼认为你太过傲慢自大,竟敢如此行为?实在是不将魔鬼放在眼里。
文中的荒原指的是一个人内心的映像,有的灵魂在到达另一个世界的路途中是破旧的高楼大厦的景象。
这也让我们透过书本得知,每个人灵魂深处的想法不一样,我们应该允许他人与我们有不一样的思想、行为等,但也让我们感到世上有自己的同类人是何等的幸运,因为这部分同类人会做出与自己一样的选择。
去看下这部以少年视角撰写的《摆渡人》,能让无数成年人梦回青春,感受人性温情的一面,不会让你有意犹未尽的失落,因为第二部也已出版发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