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标志就是懂得节制。小孩子往往是随心所欲,做事冲动。一旦步入成年,还不懂得刹车,就是不成熟的表现。做事也一定要做到位,不要毛手毛脚,拖拖拉拉,心不在焉,没头没尾的。
人常说,话说三分满,饭吃七分饱。说话是一门艺术,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一定要懂得把握分寸。记得曾经和师父吃饭时,他提醒我说:“不要把什么事情都告诉别人,虽然是事实,一般人听到了无所谓,如果让别有用心者听到了,怎么‘死’的你都不知道。说话做事要多动脑筋,不要图嘴快。少说多做,事情做好了也不枉费领导对你的期望。你以为你是谁啊,没成功之前你什么都不是。”我深以为然。
关于怎样说话,国学大师季羡林说:“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说话说得巧,说得好,说得妙,会使人心情畅快。鼓励赞美的话催人奋进。
有时别人一句赞美和鼓励的话,就会让人心情大好,甚至一整天都心情舒畅,做事情更加努力。
总之,说话要说积极向上的话、激励人心的话、赞美的话、真话、好话、正面的话、通俗易懂的话、幽默的话等。
一句话让人跳,一句话让人笑,还真的是一门学问。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这本书非常值得推荐,就像他说的“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毛遂“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赢得平原君的赏识。奥巴马三寸之舌赢天下。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啊!
关于节食养生,也有很多俗语,譬如:饭吃八成饱,到老肠胃好。吃饭吃半饱,无病活到老。吃饭少一口,饭后走一走。不活一百岁,也活九十九。
我国历代养生家都十分重视节食,主张“食少”。
曲黎敏养生系列讲座里面就提到过,“肥肉厚酒。越是高蛋白的东西,越难消化,会造成我们脾胃很大的负担,这就是烂肠之食。对于现代人而言,我们很多的疾病,跟暴饮暴食,不锻炼,放纵自己的欲望这三条有关,而这三条恰恰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富贵所致三患。有些人认为吃多了,吃撑了,就吃那些助消化的药就可以了,那么久而久之,就会伤了自己的脾胃。务以相强。强就是勉强。不要去勉强对方去做一些自己不愿意的事情。《黄帝内经》之所以是圣人的经典,无非是它告诉我们圣人是什么样的人,圣人是能够掌控自己的人。掌控自己也包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有一定的掌控能力。”
现在,有晚睡强迫症的人似乎很多,明明困得已经睁不开眼睛了,却还要熬到一两点钟才肯上床睡觉。明明没什么要紧的事,却总是喜欢拖延。明知道熬夜是健康最大的杀手,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原谅自己。这也是不懂节制的的表现。
记得以前在书上看到,富兰克林年轻时为自己制定了13条修身处世准则,第一条便是“节制。食不过饱,饮酒不醉。”富兰克林是何等的成功,他的一生在多个领域都是成就卓著的,可见节制的重要性了。
据说乔布斯年轻时每天凌晨四点起床,九点半前把一天工作做完。他说“自由从何而来?从自信来,而自信则是从自律来! 先学会克制自己,用严格的日程表控制生活,才能在这种自律中不断磨练出自信。自信是对事情的控制能力,如果你连最基本的时间都控制不了,还谈什么信?”
虽然有人认为这不大可能,持各种怀疑观点,但是无风不起浪啊!名人效应的最大特点就是,好的越好,坏的越坏。既然有人这样说,那恐怕就有这种可能的,至少人家成功了。
亚里士多德说过“ 我以为,克制自己欲望的人比战胜敌人的人更勇敢,因为征服自我是最艰难的。”
人最大敌人是自己,连自己都控制不了,你还能控制得了别人吗?你还能当企业家指挥别人做事吗?你还能当将军带兵打仗吗?简直是无稽之谈。
选择不做什么比选择做什么更重要。真正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想要成功的充分必要条件。因为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经历也是有限的,你必须做出割舍,做出选择,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就像上高中时,我的数学老师教育我们的:“临高考了,一定要分清主次,分清轻重缓急,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到头来会的重复学习了,不会的却错过了。”
其实选择不做什么更难。人啊,就是不懂得放弃,因为拥有的感觉是很奇妙的,谁都不嫌自己拥有的多。就像钱一样,谁会嫌自己拥有的多呢?可是你一直攥着不花,钱就体现不出它的价值,因为它本来就是人们做事的工具而已,别无他用。但很多人却弄不懂这个道理。
懂得节制,你才会更好地享受拥有的东西,你才会最大可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以获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