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起一句有点落寞的诗,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与言者并无二三。
三毛曾说:“知交零落实是人生常态,能够偶尔话起,而心中仍然温柔,就是好朋友。 ”
之前合伙的时候,做什么事情都会有个人商量。对拿不定主意的事情,大家可以开会讨论。但是独自创业后这种孤独感更是明显,所以的事情你得一个人决定,所有的压力你得一个人扛。你还不能什么事都去找朋友诉苦。我感觉所有的创业者都是“孤勇者”。他们必须面对孤独,在充满各种不确定性中寻找机会,寻找带着自己走出困境的亮光。
但是孤独有时候也是一剂良药,是我们斩断依赖,走向内心成熟的必经之路。
大学期间,记得有一个暑假。同学都放假回家了,而我选择了留校。我把每天的行程计划都安排的很充实,整个暑假竟然没有感觉到任何无聊。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孤独带给我的美好体验。
也是在那个暑假,由于有大块的独处时间,我开始向内探索。
我的优势是什么,我天赋在哪?我对什么感兴趣,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走向社会我应该具备什么能力和品质?很多人生重要的问题,我都是在大学独处的阶段慢慢变得清晰。
也是那时,我才感觉到自己开始有了意识在活。好像整个人开始有了一点悟性。
在那之前,我就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我都不知道何为叛逆,从来不会对父母说半个不字。当我开始向内探索的时候,我发现我原来可以不用按照别人希望中的样子活,我可以去寻找自己所热爱的东西。
大二下学期,跟父母真诚的沟通后,我选择放弃了原本所学的专业(软件工程)。因为每天在电脑面前敲代码,对我来说实在是太过痛苦的一件事。所幸父母都是开明之人,对于我放弃大学专业也没有任何埋怨,而是选择支持我。这一点特别感恩我的爸妈。
大学期间,只要有空的时候,我就喜欢往图书馆跑,经常还会逃课去。哪怕是在阅览室坐着瞎想,我都觉得是一件特别惬意的事情。我的职业道路跟大部分同学也就在那时就开始走向了不同方向。
在合伙创业期间,大家彼此有个照应。每个人负责一个板块,大家只需要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就好了。彼此依赖性比较强。大家共同承担风险,压力自然小了很多。但正是这种对各自的依赖,其实合伙那几年个人成长反而是比较慢的。
独立创业后,一个人得面对所有的选择。得学会取舍,知道什么重要,什么更重要。得学会扛住压力,在艰难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咬住牙。在遇到瓶颈时到处碰壁,得不断的学会给自己打气。这就是我们的宿命,是我们走向强者必须经历的一道道坎。
这种孤独,让我们不断的将能力内化成生命的一部分。不知不觉当你有一天回头看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走了很远了。
所以,孤独也不用觉得有什么不好。反而要好好珍惜这样的机会。不断的向内求,因为这是成为真正的自己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