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

益多网 0

立冬以后,上海这几日天气不仅没有冷起来,反倒比前几天暖和不少。女儿早上醒来伸出胳膊和腿,嘴里嘟囔着“太热了,我盖这个被子都出汗了”。我瞧了一眼温度,今天最高温将近26度,周六要直逼29度,说是初夏也不过分。

出门下楼,发现窗外一片雾蒙蒙的,凑近抬眼望去,隔壁小区楼房氤氲在一片白茫茫中,看不真切。原来今晨起雾了,心里不自觉欢喜起来。出楼栋时碰到慢悠悠下楼的爷叔,欢快地打了声招呼,又逗了逗小区里那条常常遇见的流浪小狗,开启了新的一天。

下意识加快了步子,想着马路对面的那几棵树,在晨雾中定然更美了。每天早上等车的间隙,总能注意到在整洁干净的柏油马路与对面小河中间的这几棵树。等的日子久了,这片熟悉的景色仿佛也处成了老朋友。入秋以来,几株银杏树的叶子悄然变黄,再过一段时间就要慢慢飘落,留下一地金黄。

1668154758792.jpg

往来的车子从雾气中开过来,又驶向雾蒙蒙的远处。两侧人行步道上,偶尔有晨跑的姑娘路过,随性束起一条马尾辫,充满活力地跑向茫茫前方。旁边三三两两的叔叔阿姨,拎着袋子,脸带笑意温和地聊着家常,等待着一起出门的邻居朋友。

坐上车,窗外景色也与平日不同。前些日子秋高气爽,恨不能一眼望到天边。今天路边的楼宇和树木无一不浸在白雾里,连太阳也变得柔和,即便直视都不觉得刺眼,变身名副其实的“白日”。

好像很久没有遇到起雾天了。小时候这种天气却很常见。小学低年级时,通常是爸爸骑着摩托车送我上学。晨雾里,车灯总是要开着,如果是大雾天,能见度只有几米,开起来就要更加慢、更加当心,鸣笛声不时响起。到高年级了,与同学相伴而行,走在马路边,走几步玩几步,仿佛置身仙境,看着雾气一点点上升,远处的景色逐渐明朗。等到再过几年,空气污染严重,柴静的一张图一场演讲,让“霾”进入视野,尔后“雾”不常见,哪天灰蒙蒙的反而可能是“霾”,对如此天气再无期待和想象。

因此,今天突如其来的真正雾天,仿佛是多年未见的老友,又像穿越时空的钥匙,一下打开了童年记忆的阀门。我把晨雾照片发给远在大洋彼岸的闺蜜,心想她会不会觉得奇怪呢?没想到瞬间收到回复——“好怀念,是小时候的感觉。”我雀跃起来,“跟我的感觉一样!”忍不住发了好几个表情。不必费力解释,这种被懂得的感觉真是美好。

人们总爱用雾表达仙境、想象,表达某种朦胧美。你看词语中不乏雾里看花、像雾像雨又像风等等;影视剧中但凡来到仙境,少不了要一片白雾,美人也要袅袅婷婷地从雾气中走来,最好衣袂飘飘、若隐若现;再到现代舞美效果,通过干冰制造出烟雾的手段亦很常见。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些灵感说不定就来自于雾天呢。

迷雾也常与迷失紧密相连。明明前面一条笔直大道,怎么突然烟雾缭绕,看不清楚前方呢?人生路上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迷失,迷失于野心、名利亦或是感情,不甘心、都想要、抓不到。于是找不到方向,徒增痛苦。可哪里又有什么救世主呢?没有人会踏着七彩祥云来救你,孙悟空头上还戴着紧箍咒。所有的救赎终要靠我们自己。

要相信太阳就在那里,只是可能慢一点、再慢一点,但那些迷茫和无措,终会消散。偶尔的雾就像人生中的点缀,迎接它、感受它、驱散它,永远不要怕,走过去就是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