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建立对生活的掌控感的

益多网 0

写标题时,犹豫了一下,到底是建立还是找回了对生活的掌控感。

想了一下,找回意味着曾经有过。那,应该是建立吧。

掌控感对我来说,特别稀缺。可能是因为在人生的一开始,过早体会了太多身不由己吧。

我是家里的第二个女儿。当时母亲刚知道怀孕,还不知道性别。高中毕业的父亲意识超前于时代,第一时间表示了对我的不欢迎,“孩子一个就够了,生多了没用。”

在留与不留之间,母亲犹豫了很久。得益于重男轻女的恶习,在母亲生一个男孩的期待下,我的小命侥幸保全。

生下后发现是女孩,当时山东计划生育查得很严,母亲主动提出把我送到亲戚家,好再生一个男孩。出生三天后,亲戚上门抱我,走到屋门口时,父亲反悔了。

就这样,我留在了亲生父母身边,风雨飘摇的命运却没有到此结束。当时超生要交罚款,爷爷出了一个主意,先别交罚款上户口,等两年看看,罚款可能会少。

我一天天长大,却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自由地出门玩耍。我只能像一个不存在的人,偷偷藏在家里。这样长到三四岁时,超生的罚款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罚越多。村里大队干部找上门来,要父母补缴罚款,给我上户口。

我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得出门了。可是,见陌生人上门就跑到门后躲起来的习惯,已经养成了。我与世界的关系,也奠定了充满恐惧的底色。

在恐惧的驱使下,几乎没费什么力气,我就学会了讨好别人。

大概六岁时,姑姑家有一包醋快过期了。她知道我喜欢吃酸的,让我把醋喝下去,以免浪费。我其实不想喝,但没有勇气拒绝她,还是就着热水把醋喝完了。咕嘟喝完后,一肚子酸气直往上冒,但面上还装出很高兴的样子。

当一个人刻意隐藏棱角时,获得外界的认可和表扬不难。渐渐地,我长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我勤快,洗衣服做饭等家务活和地里的农活都抢着去干。嘴巴甜,见了哪个长辈,都大声问好。上小学后,听话认真,每天放学第一件事,就是先写作业。大考小考,几乎每次都考第一名。每年过年都在其他孩子羡慕的眼光里,领回好几张红通通的奖状。

我尽力维持着好孩子、好学生的人设,并享受着他人的赞许。可是,就像弹簧压狠了会反弹一样,这种隐藏真实自我的生活注定无法长久。

触碰这颗暗雷的是高中激烈的学业竞争。上了高中以后,无论怎么努力,我再也考不到第一名。尽管成绩始终稳定在前五名,但对小学和初中常考第一名的我来说,这个结果并不理想。

高中读了三年,这种挫败感就持续了三年。高考时,尽管我考了601分,超一本分数线18分,但还是觉得自己像个废物,成绩的不如意让我扩大到“我对生活没有任何掌控感”的沮丧之中。

大学毕业后,我按部就班的结婚生子。没想到,因为挑人的眼光不行,前夫太能瞎折腾,我过上了越努力越悲催的生活。直到离婚时,生活遍地鸡毛,一片狼藉。

zhangkonggan.jpg

都说离婚如重生,再次投胎后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离婚后,口袋里只有上一个月的工资--四千块钱和五岁的儿子。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三十多岁的我,成功上岸初中教师编。体制内的生活,安全而稳定。多年漂泊后,这份安稳带给我巨大的幸福感。然而,不到半年,新的问题出现了。

都说岁月如河,我却觉得三十岁以后的时光如瀑布。每一天都忙忙碌碌,飞快逝去,却没有留下什么。我时常觉得,时光是健壮的拳击手。面对他的胖揍,我毫无还手之力。除了焦虑和老去,什么都做不了。

转机发生在去年。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开始手作BJD娃衣。握笔多年,现在拾起了针,转换并不顺利。曾经我想放弃,结果一时冲动夸下了海口,许诺给朋友做一件娃衣和服当做生日礼物。

用了半个月时间,终于实现了承诺。我对手作娃衣的兴趣,也因此真正点燃了。从那以后,早起晚睡,几乎工作之余的所有时间,都花在了手作娃衣上。

我缝制的娃衣越来越多,缝制手艺也有了肉眼可见的进步。也正是在这个完全陌生的行业里,我从零起步,到有一定经验。这个过程,不仅给了我继续手作娃衣的信心,我的人生观也因此改变。

原来,我总想成为一个大家认可的优秀的人。对错误的容忍率很低,一旦发生,就觉得自己是一个能力很差的人。可当你一针一线缝制娃衣时,就会发现,犯错是一件多么正常的事情。能补救尽量补救,不能补救还可以重新开始。犯错,没什么大不了。

人生的重点,不是不犯错,而是如何面对错误。

上周学校安排我上公开课,我讲课的效果不太好。这周三,市里来学校督导听课。为了防止抽到我,级部特意把我的课调开了。

虽然不上公开课压力小了,但这件事还是让人蛮难受的。不过,想到自己从完全不会,到现在做出那么漂亮的娃衣,突然觉得,现在讲课不好,只是意味着我需要更多学习。并不意味着我不适合教学,永远讲不好课了。

我也因此感受到,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递固然重要,学生的情绪和感受也很重要。最近,在日常教学中,刻意加强了与学生的互动,课堂氛围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改善。

正是通过这件事,我意识到,那个生活在恐惧之中的小女孩,长大了。面对错误,她不再自怨自艾,沉迷于情绪,而是尽量从错误中成长,而这种成长,正是我对于生活的信心积累,是建立生活的掌控感的重要内容。

所谓掌控感,不过是接受那个普通甚至平庸的自己,接受那个付出很多努力却只收获平凡的自己,接受自己没有与众不同。会犯错,没什么特别的天分。

可是,不管生活如何糟糕,但我们总还可以做些什么,让生活朝好的方向转变。于是,在大部分时间里我做好一件件具体的事情,突然发现生活已经是如我期待的样子,认真工作赚钱,照顾陪伴家人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至此,“我将造我的城堡在废墟之上”不再是传说,而是一种在生活中践行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