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浓,黑暗完全吞噬了最后一丝光亮。路上的车流穿梭,近光灯、远光灯的明暗光线闪烁交织着。小雨淅淅沥沥地落,打湿了路面,打湿了车的挡风玻璃,也打湿了车内一行人的湿漉漉的心。雨刷不停地摇摆,无论如何,也刷不走笼罩在心头的哀愁。
此时此刻,晓斌一家人的心布满阴云,只为远在千里之外的“老父亲”。
老父亲其实并不是太老,虽然干活不再似年轻人那般生龙活虎,但还是有不错的劳动力。所以,在忙完家里的秋收秋种之后,仍不舍得闲在家里“浪费时光”。还想着为孩子挣两毛,以补贴家用。在孩子眼里,父亲的身体好,是自己的福分。虽然还有的是力气,但毕竟是年逾花甲的人了,应该在家安享天伦,做儿女的也好尽尽孝道。
多半辈子在黄土地里摸爬滚打过的农家人,耐不住秋收冬藏后的闲暇时光,决定利用冰冻前的这段时日,再外出干几天活,况且几十年间,这也是自己除了农活之外的、含金量较高的技术活了。同样是出去打工,晓斌的父亲可是建筑工里面的“上工”,从劳动强度上来说,比下工要小很多;从所挣金额上来说,是下工成倍的数字。再加上他一心想着自己的子孙,他是没有理由不说服自己去挣这个外快。
对此,做子女的,心疼老父亲,也理解父亲的心,知道父亲是闲不住的人,也只好随他去了。挣钱多少,都无所谓,关键是遂了老人的心愿。老人的心宽了,气也就顺了。
此刻,晓斌的母亲,正坐在自家的房内,为晓斌的父亲缝制一件贴身的、柔软的棉花袄。她面带笑容,一针一线都带着柔情蜜意,脸颊透着绯红。不用猜,一定是想起了心中的爱人了。手在软绵绵间上下翻飞,心中的幸福感也跟着跌宕起伏。
猛然的电话铃声惊住了晓斌的母亲。瞬间泪水溢满眼眶,痛苦的表情写满整张脸。发生了什么?原来,电话是从医院打来的,远在千里之外的医院!晓斌的父亲在作业时,被跌落的砖块重重地砸在脚上,脚骨严重骨折,目前正在医院救治。晓斌父亲所在的建筑工地也在积极协调关系,希望家属抓紧时间赶过去。
以往所有的幸福,似乎在这一刻被揉碎,破裂得不成样子。晓斌的母亲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显然被现实撞击得六神无主了,只是一味地嘤嘤地哭,前一刻还在心中激荡的幸福仿佛是千年之前的事情。
很快,一家人聚在一起,刻不容缓,迎着淅沥的雨水,和着心中的泥泞,揣着百结愁肠和在千里之外的亲人的牵挂,踏上征程。
车窗外,小雨下得正酣,它丝毫不解人意,不会把心思埋藏,尽情地下着。暗夜包裹着在浓稠的暮色中穿行而过的车辆。车内,所有的人,心都是一样的,没有一丝埋怨,没有一丝疑问,没有一丝的愤懑。有的只是,对远在千里之外亲人的担心和关心;有的只是,想让夜色淡一点,好让家人早一点抵达,早一点守护在亲人的身边;有的只是,亲人的到来,能为患者带来的点点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