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越来越大,雄心壮志的棱角渐渐被磨掉,又遇事业没有起色,人生没有可喜成就,慢慢觉得也就没有了谈生活的资格,说起来羞愧难当。
上小学时,老师问过我们一个同样的问题:以后的梦想是什么?小伙伴们以当时年龄的认知和视野搜索着最好的梦想,争先恐后地回答,想做律师,想当老师,想做市长,旅游世界,还有的小伙伴大声说以后想当校长,老师笑着说,有梦想非常好,那我们以后要好好学习,实现梦想。当老师温和地转向我,我羞涩的回答,想当一名合格的警察。小伙伴们的目光聚在我的脸上,老师解围了,说:非常好!
生活的触角慢慢伸向我们稚嫩的认知,以老人的话说,就是以后你就会知道。有人说生活是从大学毕业开始的,我认为不是,生活是从幼儿园开始的,从有认知能力开始的。何为有认知能力,能够辨别事物,还需有适当的自理能力。在幼儿园,我们能和谁成为朋友,能和怎样的小伙伴成为最好的朋友,怎样分享好吃的开始,我们踏上了习惯的道路,习惯成自然。
生活的习惯在青春期迅速蔓延,我们几乎没有反应过来,习惯就有了,或许成为一辈子的好习惯,或许成为一辈子的固执,如果没有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所补充和改善,甚至优化架构价值体系和系统。
如果你现在问大家的梦想,好多人会说:生存已经够难了,我只希望稳稳当当地生活就好。应该还有凤毛麟角的人会大声呼喊,我想做律师,当警察,周游世界,但是几乎所有人的梦想就会降低很多。
是什么让我们童年的梦想大打折扣,不只是因为生活的压力,而是有所努力却没有任何反馈,甚至还会有四面八方的人指责说:真傻!
希望和祝福,永远都是美好的,不止是诗和远方,还有我在童年时给自己的一个梦想,或许不会实现,或许需要很长时间,梦想永远是一份惊喜的礼物。
生活的历练,生活的磨练,生活的打击,我们扛着,只希望有所付出有所收获,犹如老农能够在适当的季节播种,盼望风调雨顺,在秋季有所收获,吃饱穿暖抵御寒冬,过年能有一盘肉馅饺子。
我们拿什么抵御生活的萧瑟和寒冷,只有梦想和理想,梦想不会枯萎,理想就有可能实现。生活需要自己给自己一份咖啡,有苦涩,还有苦涩之后的甜。
梦想是一个风筝,趁着有风,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