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感力》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作品,首先在展开分享书本内容之前,我认为有必要说明:不可否认作者提出的“钝感力”这个概念是非常好的,但是就书本内容而言,其实可读性并不是很强,很多时候会发现书中内容和主题相关性有点背离,甚至会有一种强行拉呱的感觉,所以我只用了两个周末的下午就啃完了所有的内容,并且完成这份心得总结.

现在来分享两个让我记忆深刻/触发我思考的点:

一、首先什么是钝感力

顾名思义,拥有能让自己保持钝感的能力;与其相对应的是敏感,相信大家平常接触的更多的是后者,那就拿我自己举例,可能和大多数心思细腻的人一样,我同样也是一个敏感的人,尤其是上学时期,会在意别人的看法,一点点风吹草动就会联想到自己的身上,尤其是潜意识里会认为对方是充满敌意的;而顿感力就是不要那么敏锐的对这些信息做出反应, 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可能会给自己造成负面情绪的事情的时候,更应该用到这个钝感力,我们去稍微缓慢的获取外界的信息,更或者是直接生成一层屏障,拒绝接受负面的信息的入侵,阻止我们身体机能对这些东西做出反应;如果可以的话,能主动的去把这些可能会造成负面情绪的东西转换成正面的东西,是更好的解决方案~

(当然,敏感钝感都要适度,恰到好处的敏锐可以帮助到我们很多方面,恰到好处的钝感也会让我们生活的更幸福)

1670746136777.jpg

二、钝感力对健康有影响--关于自律神经

人体的所有血管几乎都由一种神经控制,这种神经一般称为“自律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种,但是两者起的相反的作用:交感神经在紧张,焦虑,不安等情绪加剧时会使血管变窄,血压升高;而副交感神经刚好相反,会让血管扩张,使之松弛,降低血压;另外,自律神经会自动调节生物机能的神经,支配血管,肠胃,心脏,膀胱,内分泌腺,汗腺等~

所以由此可见,保持心情愉悦是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的,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疾病的风险;书中有说到加拿大医学家对于“胃溃疡”的实验,最后证明,当我们持续处于不安/焦虑/紧张中,自律神经工作失调,胃部的血管会不断收缩变的很窄,血液循环变差,前段的黏膜会糜烂,最后组织坏死,造成“溃疡”;

当然用这样的理论也可以解释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比如:为什么压力大的时候会心悸目眩,头晕恶心头痛等各种症状,因为当我们很忙,或者长期处于焦虑下时,自律神经会失去对器官的控制,因此会出现一些些问题;为什么医生会说让癌症患者保持心情愉悦很重要;为什么人在过度焦虑紧张的时候会想要上厕所或者拉肚子;包括心情不好的时候会有人暴饮暴食,这时候会导致肥胖甚至疾病,这些都是和自律神经有关的~

书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作者就是想通过这些例子告诉我们要保持钝感力,这里其实慢慢的会铸造我们的大格局,格局小的人事事都会斤斤计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把生活搞的一团乱麻,这样的人或许能把手上的事情做好,但是很难做的更大;所以重要的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真的没有什么是大不了的,就像网上常说的那句“关我啥事”“关你啥事”,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大部分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