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的目标实现不了,主要是因为逻辑不好,想不清楚。也就是痴心妄想的能力还可以。
曾经我在年初设立了一个收入目标,有过细到小时的计划,但围绕实现目标却没有细致倒推和日任务量的拆分。
以为有个大目标,我就每天能努力。其实努力的数量标准都经不起概率推算。
也没认真去推算出来。真的是随心所欲地“努力”…
为什么做不到一步步倒推呢?一方面是懒得思考,一方面是逻辑推理能力不够?
倘若真的推理细致了,我就有量化的自我监督指标了。
好,即使有最低标准的指标了,自我监督和记录又能否持续呢?执行过程的监督和复盘又是及时的吗?
那遇到一段时间最低目标都实现不了的时候呢,干脆不找原因了,直接自卑起来或是转移注意力到其他目标上了…
原来设置的令人心动目标好像连去为之奋斗的意义都找不到了?因为曾经的挫败,于是不断调低目标…直到完全觉得没法实现而放弃…
执行力其实一开始肯定是有的,而且一开始是满格状态。可中途会断一两次或打折扣后就开始松懈了。松懈一两次后,松懈一周或一个月好像也会产生并轻易获得原谅。这好像是没法自律的常见现象。
反过来想,那个目标譬如一个年收入目标,可能的确是内心想要的,可能也知道实现后的意义,为什么偏偏没法扎实地按可能需要的工作量去做呢?
每天需要的工作量自己写出来了吗?做完了给了自己肯定和鼓励吗?如果没完成,那又有什么惩罚措施或是资源,方法求助呢?为了要完成工作量,时间安排的提前,时间的长度又预设吗?
之前,以上这些问题我其实并没认真思考过。
回忆起我曾经实现过几次目标的经历,那都是有专注的为清晰的工作量扎实做事。
或许,我们都该成为自己的教练,严格要求,定时鼓励和按时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