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标签定义,活出自己!

益多网 0

01.

从我记事起,就时常听到“文静”“不爱说话”这类表示性格内向的词。

八岁那年过春节,家里来亲戚,我和妹妹看见生人过来,就嘻嘻哈哈进了里屋。

当客人进来后,坐下来和父母聊天。我会忍不住出来看一眼,打声招呼,向亲戚问好,然后觉得无趣,就走开了。

我这时候一般会听到身后传来亲戚的声音,说这孩子真文静。随后妈妈也会附上一句,是类,不爱说话。

我这时候会下意识的认为自己这是文静,然后就做出文静的样子。

以后无论出现在任何场所,我总是表现的很乖,很安静,哪怕心里有一百个奇奇怪怪的想法。

而我的表现所得到的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夸”文静,不爱说话,性格内向。

久而久之,我真的觉得我就是性格内向的人,是一个文静不爱说话的人。

1672474955599.jpg

02.

无形中,就在他人给予的标签下定义了自己。

在慢慢长大的过程里,内向这个标签一直成了我性格最明显的特点,直到现在。

这期间,我也讨厌过这个性格。曾为了逃离这个标签,狠狠地挑战自己。

我去做销售,去演讲,去满大街的认识朋友,去做别人眼中内向性格的人做不了的事。

也曾因为这个标签,把自己过的很狼狈,很自卑。

但当我经历过工作,结婚,生娃之后,我好像释然了,什么性格对自己来说毫无意义。我活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无需内向或者外向来定义。

很喜欢《面包大王》里的那句话:我有很多面,你看到我哪一面,你就配我哪一面。

我是什么样的人,不需要任何标签来定义。

生活中,我也非常不喜欢乱给别人贴标签的人。

看到有人穿搭普通,就说这人一定家境贫穷,没钱消费。

看到有人常常去娘家住,就说这个人一定是婚姻不幸,家里不宁了。

看到有人喜欢独来独往,就说这个人冷漠,不好相处。

不清楚,就不要轻易给别人下结论,乱贴标签。

03.

被标签贴久了,真的会变成标签那样的人。

心理学中有个“贴标签效应”,意思就是说: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有时候一个人的改变,往往从别人口中的一个不明原因评价开始。你轻松一句话脱口而出,有的人却因此用一生去适应。

家里有孩子,大人总是会习惯性的给孩子下定义,贴标签。

我也犯过这样的错,也曾当着孩子的面说她这样那样的不是。

后来我意识到自己这样做,会打击孩子天性,时间久了她真的会认为自己这不行,那不好,到时候她就真的长成如自己所说的样子。

写在最后:

我们要一边生活一边思考,在慢慢成长的过程里,你会发现人生原来很简单,努力过自己想过的,成自己想成为的人。

不要在乎旁人对自己的评价,她们怎么说就说去吧,做自己就行。

保持善良,保持初心,保持原本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