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衰老是自然规律,谁也逃脱不了。但是自成年之后,对于渐渐老去这一事实,每个人都不情不愿,充满年龄焦虑。
自从意识到年龄焦虑这个问题,我发现到处都是年龄的影子。
尤其是女人,看到脸上的皱纹,就想用熨斗把它熨平了;
生出第一根白发,立刻把它拔掉;
被某些不知趣的人问起自己的年龄,打个哈哈蒙混过去,赶紧跳到下一题。
其实男人也无不为年龄焦虑,只是不像女人那样喳喳呼呼而已。
刚步入三十岁的那几年,总有种顿时要老得不行的焦虑感。
明明自己的心理年龄仍停留在二十多岁,但是总被身边的年轻人称呼为“姐”,似乎不断提醒你比他们大这个事实。
于是心生怨怒,这家伙明明看着与自己年龄相仿甚至比自己还大,怎么开口闭口就叫姐叫哥,真讨厌!
没过几年,刚刚从心理上接纳被称呼姐姐,转眼初高中生甚至大学生那样的小姐姐小鲜肉称呼自己为“阿姨”,真是叔能忍,阿姨不能忍啦!
可是,可是,又能怎么样呢!还不是像当初接受被称为姐姐一样,接受自己晋升为一枚老阿姨的事实嘛!
有一天,我和高Sir去乒乓球馆打球,遇到几个老头老太太,应该刚退休,看上去五六十岁。
高Sir竟然称呼他们为叔叔阿姨。后来趁着没人,我犀利地指正他说,那些人看上去六十来岁,你四十出头的人,还称呼人家叔叔阿姨,这不太妥吧。我又说,咱也是成年人了,还是别做让人家讨厌的事吧。
高Sir愣了几秒,然后没脸没皮地说,谁说我成年了,我还是个孩子,我就是个孩子。我扶着墙笑得老腰都要断了,四十多岁的孩子撒起泼来,真让人三观尽碎!
后来再遇到那几个人,我发现高Sir不再叔叔阿姨的叫了,而是只打招呼,啥也不称呼。虽然气氛总带着一些尴尬,但是感觉稳稳当当。
其实年龄焦虑不止存在于中年人身上。我母亲刚过七十岁,也焦虑。
她焦虑起来总是长篇大套的从头说起,先回忆自己小时候吃糠咽菜饿肚子的时光,她说,奇怪了,现在生活好了,很多事转头就忘,可是以前的那些苦日子,记忆总是那么清晰。
然后她回忆到年轻时在生产队劳动,大家都磨洋工,生产队长脾气极坏,动不动骂人。
有个夏天的午后,眼看着乌云压顶,一场暴雨即将来临,但是队长不吱声,大家谁也不敢往家跑。人人都无心思干活,交头接耳窥视队长的动静。
队长正在气头上,大声咆哮:跑跑跑,一个个就想着偷懒,今天就是天上下刀子一个也别想跑。
他话刚说完,豆大的雨滴已经打到脸上,只见他撒腿向地头跑,跑到地头一手抱起一个小婴儿就往家跑。
那时人们下地劳动时,通常把还在吃奶的孩子带到地里,干活时把孩子放在地头树荫下,休息间隙给孩子喂奶。那天地头上就有两个一岁多的孩子。
青壮年淋淋雨就当洗个澡,可是还在吃奶的小婴儿如果被大雨浇了,后果不堪设想。生产队长脾气浑脑子不浑,这里面的轻重他还能拎得清,他知道如果出了人命,他付不起那个责。
每次说到这,母亲都欢快起来,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时代。
这时,我儿子总是不解地问姥姥,队长为啥抱起孩子跑那么快啊?母亲笑着说,他怕人家的小宝贝被大雨淋坏了呀,你长大了就明白了。于是又开始感叹,等你长大了,到那时就没有俺了。
每当这时我心里总升腾起一股悲凉,人人喜聚不喜散,人人也逃脱不了散场的宿命安排。突然发现,在老人面前展望十年或二十年甚至五年之后的情景,已成了禁忌,因为他们会将自己代入到那个将来的年代,计算着自己是否还能不能参与其中。
面对这种不可抗拒的被迫退出,一向乐观豁达的母亲总是深深地忧虑。期待和享受美好时光时有多么幸福和快乐,恐惧和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日子就有多么悲伤和痛苦。
说到年龄,就绕不开高龄老人。
我一直认为,在一个家族中,如果能有个高龄老人,就代表这个家族有长寿基因,是整个家族的一大幸事。不过,对于高龄老人自己来说,如果自己腿脚好,胃口好,儿女又孝顺,倒是一出人间喜剧;而如果身体健康欠佳,或碰上不孝儿女,到了高龄,无法自理,很多连养老金都不会取,这样的老人必然要经历一番晚年惨景。
我的一个邻居,八十八岁了,老太太身体没啥大毛病,只是背驼了,耳朵聋了,牙齿掉光了,每天吃泡在菜汤里的馒头。
老太太从二十五岁开始守寡,一辈子就养了一个遗腹子,守了一辈子寡,熬到儿子有了儿子,又熬到孙子也有了儿子,四世同堂了。可是,生活对她来说,并不是铺满鲜花。
老太太的儿媳妇在自己儿媳妇的面前,对老祖宗百般孝顺;孙子媳妇一走,老祖宗就变成了老不死,天天给老太太甩脸子,冷饭冷菜。
关键问题是,孙子媳妇住在城里,一年到头也就过年才在老家住几天。老太太有时受不过,小脚一颠一颠跑到大街上,不管遇到哪个邻居,就开始呜呜呜哭诉,一边哭一边恨,恨自己是老不死。
老太太抹着眼泪说,你说这全身的零件都坏了,怎么还不把我送到火葬厂去,一把火烧了多利索!
还有一个邻居,九十五岁的老爷子,虽然腿脚都还好,但是老年痴呆,尿尿找不到自家厕所,得有人领着;吃饭吃了这一口忘记下一口,得喂才能吃饱,还好这老爷子退休金比较多,儿女们轮流照顾,虽然累点,不过在钱上不吃亏,也就这么一直维持着。
人生暮年,多数人已没有自理能力,也基本丧失了自主意识,要么身体还活着,灵魂已经休息,要么零件一个个坏掉,而心里却异常亮堂。
到了高龄,他们往往焦虑的已经不再是年龄,而是死亡什么时候来?或者死亡怎么还不来?就像《命运》中的阿太一样,从六十岁就开始迎接死亡。一直活到九十九岁才迎来人生终点。
人的一生就像一个轮回,从婴儿到儿童、成年、壮年、中年、老年、耄耋之年,从需要人照顾,到生活能够自理,闯荡社会,生儿育女,一辈子七灾八难风风雨雨,再到耄耋之年,再次需要人看护,一个轮回闭环。
如果人有灵魂,那么凡是经过这一轮回的人,是否在这世间已经功德圆满,可以直入天堂?
也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