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上有三苏,一门三父子,个个是文豪。英国文学史上,一门三闺女,个个是文豪。她们是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
夏洛蒂勃朗特写了《简·爱》。艾米莉勃朗特写了《呼啸山庄》。安妮勃朗特写了《艾格妮丝·格雷》。
谁家有这仨闺女,父母不得骄傲坏啊,出门都得是横着走。就是放在今天的社会,就这仨闺女,那父母脸上太有排面了!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是部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课标要求必读的经典名著。这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小说,所以,这部小说非常非常接地气。
小说的主人公叫简爱,她的长相一般,不能说矮穷矬吧,但也绝对不是白富美,她是孤女,无父无母,自幼父母双亡,是一个从小缺爱的孩子。
寄养在舅母家,舅舅已经去世。舅母不喜欢她,话说,猪养的亲不在猫身上,舅母能喜欢她吗?简爱被舅母的儿子欺负,经常辱骂殴打她,简爱立刻反击,舅母因此更不喜欢她,并在一次争斗后把简爱关在舅舅死去时居住过的红房子里。简爱非常害怕,西斯底里地叫唤,后来因为害怕和饥饿甚至昏死过去。
后来就被舅母发送到洛伍德学校去。这个学校是一个寄宿制学校,晚上不纵回家,星期天不用回家,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舅母成功地将这个讨厌的累赘给赶出了家门。
洛伍德学校环境恶劣,很多人在学校感染疾病去世,包括简爱最好的朋友。但是简爱福大命大,她顽强地活了下来。
毕业两年后,简爱应聘去当家庭教师谋生。主人叫罗切斯特,是个非常孤僻,性格忧郁,喜怒无常的男人,按现在的话说,应该是那种情绪不够稳定的男人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后来,简爱发现罗切斯特不仅心地善良,还为人正直、刚毅,渐渐对他产生了感情。历尽情感的万般磨砺困苦,当他们终于在教堂举行婚礼时,简爱痛苦地发现,原来罗切斯特有妻子,是一个精神不正常的疯女人——伯莎·梅森。
简爱非常难过,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
当时的英国社会,女性形象是男性的附庸,温柔可爱娇滴滴,听话懂事还多情。她们大概率是不会离开罗切斯特的,因为罗切斯特有家产,有事业,条件相当优越。尤其当罗切斯特提出会带她远离这是非之地,躲开疯妻子,一起到巴黎生活。简爱不是那样的女性,也不接受这样的感情,她是向往爱情,但她更有自己的原则和坚持。
简爱非常难过,她知道罗切斯特是真心爱自己,但是她要的是纯粹的爱,是有尊严的爱。在法律上,伯莎梅森才是罗切斯特的妻子,即便他们去巴黎生活,她也不过是一个不为世俗所接受的女人,她不想自欺欺人,面对爱情,简爱作为一个女性,勇敢追求爱情,自尊自爱,追求人格的独立。
后来,简爱继承到叔父的巨额财产,但她发现自己依旧深爱着罗切斯特,她回到桑菲尔德庄园才发现,伯莎梅森纵火而死,而罗切斯特为了救她,已经双目失明。简爱立刻向他亲诉衷情,最终走到了一起。多么勇敢而有担当的女性形象!
作为一部爱情小说,学生在九年级的阶段进行学习,我想,教材编者的意图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引导青少年竖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当前社会,很多女性对待爱情物质化,金钱化,甚至有很多年轻女孩被金钱腐蚀,甘愿去做男性的附庸,插足他人婚姻,破坏他人家庭,为道德、世俗、法律所不容。简爱自幼父母双亡,她在社会上无依无靠,她靠的不是男性,而是自己。她用她的自尊自爱赢得了罗切斯特最真诚的情感,他们的情感是在思想、才能、品质、精神上达到完美契合的,无疑,这是最珍贵而坚不可摧的情感。
被誉为女性必读圣经的小说《简·爱》,女孩子们一定得沉下心来读一读。把自己看得高一些,把自己的眼光放得高一些,女孩子,更应该努力提高自我的价值,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当你站在泰山之巅时,众山皆小,与你比肩的一定是更加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