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应该是个很治愈的地方,村里的风景,平静且耐看,人间烟火,最抚人心,"回家"永远个最温暖的词。每一年,总有一个固定的时间让所有人不辞辛劳,翻山越岭,只为了一个共同的方向——老家。
人回来了,安静的老家便热闹了起来。每个早晨,在浓雾中升起的袅袅炊烟就是老家奏响的小夜曲,它们带着属于自己的节奏热闹了老家的山、老家的水、老家的一砖一瓦。炊烟飘远,雾也吹散,屋子前熊熊燃烧的大火唤醒了房子里沉睡的老家人,穿着最舒适的衣服鞋子,用最舒服的坐姿来表达自己对大火的喜爱。围着火炉,孩子你追着我、我赶着你,欢笑声绕过房檐飘到很远的远方;成年人诉说着一年的辛酸与快乐,享受着当下的自在和温暖,同时又讨论着来年的计划,讨论声、火声交织在一起,又成了老屋来年的回忆。火小了,太阳升起来了,炊烟又开始袅袅,老家的烟火气又来了。
她们拿着一把菜刀切下挂在房檐上最美味的腊肉放在锅里,盖上锅盖,他们坐在厨房里往炉子里添加最干的木柴,锅里的腊肉在烈火的燃烧下,香味随着炊烟飘远了。这时,老屋里的爷爷奶奶拿着一把废弃的菜刀走向屋后的菜园砍一颗包的最紧的白菜,又或者拔起几颗最甜的萝卜,然后拿着这些还带着泥土的蔬菜走到水缸前一点一点的把它们洗干净。最后用腊肉汤炖一锅萝卜汤,用腊肉炒一盘白菜,简单的一餐便成了,没有多余的调味,也没有精致的摆盘,但是当老家的人都围坐在桌前,这简单的味道也变成了山珍海味,这是为何呢?我想一定是因为这是老家本来的味道,是老家让平凡变成了不平凡。
吃完饭,属于老家的快乐大概才真正开始。抓一把瓜子或者装一包花生,老家的人行走在田间地头,大家把堆了一年的话都在这个时候诉说;拿一根木棒火买一盒火炮,老家的孩子飞奔在山间小路,他们把压抑了一年的天性在这个时候放飞,一切都那么热闹,又那么自然。老家的太阳、老家的山、老家的水、老家的草木都在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并帮他们把这份美好封存,来年打开时便如一壶老酒般醇香。
我没有分隔很远的老家,但我觉得老家的生活应该都是这样,因为有人间烟火,因为足够温暖人心。
老家一直都在,人也一直在眷恋,属于老家的故事一直都未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