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期的爱情

益多网 0

01

记得大学刚入学那会,我们怀揣着对应试教育的痛恨和青春爆棚的荷尔蒙,大家似乎都憋着一股劲儿,想报复性的挥洒青春,这其中,谈恋爱自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第一次全班集·合要参加军训,无论男生女生,都默默的进行了一次“人才盘点”,但我猜想都对彼此颇为失望。女生觉得这些理工男,不是弱不禁风就是没点忧郁气质,男生觉得这些理工女,一个个土里土气没女人味。后来的事实也印证了这个猜想,整个大学四年,我们班上没有出现过一对情侣。

02

眼看班级内部无法解决,女生们开始纷纷向外拓展。首先是高年级的学长-军训时候的“教官”,他们都是大二大三的学生,一身笔挺军装让女生们想入非非,别说,后来还真成了一对儿。其次就是瞄准其他系,同届有“性感系”(信管系),“和尚系”(机械系),这两个系几乎都是男生,至少可以以量取胜,于是开展一些球赛活动,也拉动了相当一部分内需。更社牛一点的,直接联谊到了其他院校,985、211的学霸,据说“好上手”……

03

不过这都是“渠道多样化”的问题,最五花八门的还是大家各种各样的“爱情观”,经常在寝室卧谈中彼此交流分享。以我们宿舍来说,一位是文艺女青年,对爱情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觉得一定得是一见钟情的白马王子,但是直到毕业也未能遇到。另外一位是娇小型女生,喜欢扎个发髻,活像个“小妇人”,虽然说话经常脸红娇羞,但内心有些“狂野”,她的经典名言是:“哪个少女不怀春?”。还有一位是宿舍老大,齐耳短发,声音洪亮,仗义执言,你很难将她跟“男朋友”、“恋爱”这些柔情蜜意的字眼绑定在一起,因为她自己就是条汉子。这位女汉子还是我们四人当中的“理论王”,经常说,嗯,今天要跟你们聊一聊“研究性课题”,让都是学生物的我们进一步巩固了人体生理常识。她的爱情观颇为实际:没钱没粮票的,谁跟你谈恋爱。

1674894229818.jpg

04

要说这些爱情观啊,都还停留在理论层面。没过多久,谈恋爱就进入到了实操阶段,遍地开花了。隔壁宿舍有位系花,爱上了具有忧郁气质的艺术生,最先让其动心的是这个忧郁男在校园里组乐团弹吉他,唱了一首《我们这里还有鱼》,后来彻底让系花沦陷的是忧郁男搞了一场行为艺术,大夏天的在宿舍楼前空地上铺个铺盖睡觉,那油腻腻花绿绿的被褥让系花觉得太酷太有个性了,于是主动出击,疯狂求爱,终于抱得美男归。沾染了艺术气质后,她开始变得有些激进,有次在我们面前慷慨陈词,掷地有声:“到了大二谁还是处·女,这大学就白念了!”听的我们目瞪口呆,我心说:艾玛,时间卡这么死吗……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下,首当其冲是她同宿舍的一个女生,原本是班里的优等生,乖乖女一枚,谁也没想她居然始作“勇者”,男朋友是隔壁系的广东男生,这姐们不仅初尝了禁果,还有意外收获-学会了粤语。代价就是,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不禁让我们扼腕叹息。另外一位便是我们宿舍的“小妇人”了。她是我们当中第一个拥有电脑的,不过她的电脑不是用来学习的,而是跟异地男友聊天的。那时候学计算机打字,她一直是“一指禅”,后面发觉一根手指头打字实在影响聊天速度,便开始正儿八经的学上了,练得速度极快,为此还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打字比赛,获得第二名,这真是爱情的力量!后来她的男朋友换了一茬又一茬,还搬出去住了!这让我们十分震惊:又“阵亡”了一位姐妹。至于是哪个男朋友率先帮她完成了光荣使命,便不得而知了。

05

除了这些躁动的青春爱恋,还有一些算得上爱情佳话、神仙眷侣了。比如异地恋最后经过努力考取了同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就为了弥补没有在一起度过象牙塔的遗憾,最终结婚成家。还有班上一位穷小子爱上了富家女,曾因不舍得买一束玫瑰花两人吵架,经历了几年的分分合合,男生也通过自身努力找到了非常不错的工作,最后二人终成眷属。在他们的结婚典礼上,新郎让所有出席典礼的同学每人手拿一束玫瑰,共组成999朵送给新娘,知道他们心路历程的同学们无不动容,感动的泪流满面。回想那些青春爱恋,或许有些莽撞,也缺少深思熟虑,但仍觉得那些面孔十分可爱。成熟后的我们,面对爱情或许都在试探、都在权衡,那些热烈的坦荡、勇敢的真诚,已经难得一见了。

嗯,借用黄健翔的经典名言: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他时却无法读懂,当我们读懂他时,他已悄然离去,这首诗就是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