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已过完,到了“五九六九河边看柳”的时节,但风依然很硬、很大,吹在人脸上,刀子一样,生疼。好在天气不错,阳光爽爽地照着,给大地送来了些许暖意。踏着阳光,我走在上班的路上,脚底也是轻快的。
街道两旁,摊点明显多了起来,人也稠了起来,人流车流让宽阔的街道有了活力,也有了生活的气息,这是三年疫情过后,少有的场景。可见,人总是渴望自由快乐的。道路两旁的树木虽然还是干枯的模样,但仔细观察,似乎有淡淡的绿意在萌动,人行走在树下,恍惚能觉察到春的气息。正走着,忽然一阵风刮来,把街道两旁摆放的红灯笼一股脑吹到街心和人行道上,许许多多的红灯笼像长了腿,在街上跑,你追我赶,好不热闹。主人着急,赶紧弓了身子去追,过路的人也帮着去收拢,场面很是温馨、逗人。街道两边卖元宵的摊点,显然被这大风蒙住了,急急忙忙拿来盖布遮挡元宵,生怕弄脏了,一边遮盖,嘴里一边嘟囔着:这该死的风。脸上却是笑笑的,丝毫没有怨天尤人的神态。
看着如此喜庆祥和的场景,对这突如其来的风,我不但没有丝毫反感,反而多了几分留恋。我停下脚步,拉了拉衣领,想从这风中扑捉到春的信息。就在我斜眼看路边挂在梧桐树上左右摇摆的一串串小红灯笼时,忽然,听到了鸟儿的叫声:“叽叽,啾啾。”抬头望,几只麻雀正在一栋大楼顶上竖起的转播塔上蹦跳着,它们一边蹦跶,一边叫着,像是在求偶,又像是在互相问好。这是几只普普通通的麻雀,灰暗、瘦小,冒着冷风站在塔顶,风吹着它们的身子,它们似乎有些站立不稳,前后仰着,磕头作揖状,但始终保持着平衡。
又一阵风吹来,几只麻雀飞走了,还有几只依然停在转播塔上。看着它们被冷风吹动的样子,我不禁心生怜爱和敬意:寒冬里,许多候鸟都选择离开北方,飞往南方温暖地带,但这些麻雀却不离不弃,坚守着自己的“家园”,这是何等的情怀啊!就在我浮想的时候,飞走的麻雀又飞回来了,它们和停留在转播塔顶的麻雀一起,在冷风中飞舞起来。它们以楼顶为舞台,一会儿转着圈儿飞,一会儿排着队舞,一会儿又你逗逗我,我逗逗你,似乎在找着乐子。冷风在它们面前,似乎不值一提。我突然想到了高尔基《海燕》中的句子:“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些麻雀虽然不是海燕,不能在大海上飞翔,但它们以己之力,在冷风中起舞,谁又能说它们不是强者呢?
在冷风中起舞的麻雀,动作灵敏轻盈,身姿绰约优美。它们不哗众取宠,不是表演给路人看,而是以默默的角色,用舞姿赶走冷风,迎迓春天,以此召唤万千鸟儿一同起舞,因为它们知道,春来了,万物就会一片生机盎然。
我久久地看着那些起舞的麻雀,被它们在冷风中动情的舞姿深深感染了,心中不觉升腾起一股温暖的力量。我迈开脚步,大步流星往前行的时候,浑身似乎充满了力量,向前行进的步伐也更加稳健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