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抚自己的内心的躁动?

益多网 0

我一直都很喜欢看电影,喜欢看小说,常常会因为能够看大段有意义的文字和影片而感到幸福。但我最近发现自己开始变得浮躁,看电影的时候开始嫌弃剧情进展速度太慢,喜欢调倍速;看小说的时候也不再仔细阅读故事情节,而是囫囵吞枣般的迅速读完一本书;学习新的知识时,总是希望能够立马得到反馈,往往不愿静下心来好好复盘。

当我意识到这些的时候,我变得更加焦躁,于是开始不断内耗。

一直焦躁的想要取得成效所以不断加快步伐,反而忘了脚踏实地才能真正做好一件事情。太急功近利只会一败涂地。

就像准备考试时,总觉得刷很多题才会取得进步,所以不断重复刷题。却忘了取得成绩的秘诀并不是量多而是在于查漏补缺。就像每天都有写很多东西,但如果不静下心去弄懂自己错误的地方,那么每天的努力都是重复的。重复地做着自己已经会了的东西,显然是无法进步的,毕竟不进则退。

复盘真的很重要,我不断告诫自己,让自己沉下心能够好好地总结错误经验,从中获取新的知识充实自己。

可是道理往往都懂,等真正做起来又变成了另外的样子。

当我再一次发现,快速的汲取一些东西并不会让我变得充实反而更加空虚之后,我开始手写日记,试图让自己慢下来,让那颗漂浮的心回归它本来的位置。

坚持写日记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件需要耐心去做的事情。手写日记本身更是耗费时间和精力。因为需要一个一个字地去记录,所以不得不慢下来。在记录的过程中,在回忆故事发生过程中,我都不得不排除杂念,去好好记录当天让我觉得值得记录的事情。

这让我慢慢地变得不那么焦躁。我会开始想起很多事情的细节,去发现,去观察,而不是一笔带过。

1676102956291.jpg

我在焦躁的时候会对喧闹的环境感到厌烦,但等真正静下来后,反而可以在喧闹的环境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我曾在一段时间里,无比的内耗,会常常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不断质疑自己,然后开始逃避。等事情正在来临时,不得不面对的结果就是再一次的失败。又开始不断质疑,开始急切地想要获得想要的结果。一而再再而三,如此循环往复,做事情没有效率,看似花费了很多时间,但真正有用的时间少之又少。

我不想要这样。我明确地知道我不想要这样。那,我想要怎样呢?

我开始问自己的内心。

有一天,我一个人在天台上看了很久的月亮。依稀记得我一个人窝在角落里,天台的对面有一堆活泼的女孩子们在拍照片。与我形成鲜明对比。我看着月亮被云遮住又露了出来,看了好久。脑子一刹那很空但又好像想了很多。我似乎想要寻得一个答案,但我迷失在了云雾里。

明天还要演讲的我告诉自己我应该立马就去把稿子背熟,但我沉浸在自己的情绪怪圈里出不来。我知道,我又在内耗了。

我尝试和朋友诉说,但我发现没有用。真正能让你出来的只有你自己。只有你想清楚,去做,获得真实的东西后,你才能走出来。一直以来能够支撑你,毫无条件爱着你,能够感同身受理解你的人一直都在你身边,那就是你自己。

我告诉我自己,不要把希望寄托于外在因素,也不要把失败归因于能力。而是将希望寄托于自己本身,把失败归因于努力。因为在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中,努力是唯一可以控制的因素。所以,我常常劝自己再学一点,再努力一点,去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后来我发现,只要是真正脚踏实地的全部做了之后,事情的结果无论怎么样,我都能接受。我清楚的知道我自己付出了多少,就该拿多少回报。哪怕不成正比,我也能够接受,因为我知道我收获的是什么,不是最终的答案,而是整个过程中所吸收的新的东西。

当然过程中避免不了因为失败所带来的低落情绪,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看开一点,把一些事情看的不那么重要,让自己不要那么在意,整个人就会变得轻松起来。与此同时,要防止所谓的顺其自然成为摆烂的借口。

最后,我希望你一直保持动力,无论去往哪里,都不因为情绪而乱了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