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点开了一位同事的朋友圈,个性签名赫然写着"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选择重要还是努力重要这个问题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难以回答。
在农耕时代,人们所面临的选择极少,普通人只能好好种田,读书人只能努力读书以考取功名,没有多余的选项可供选择,所以努力似乎更重要。而在科技高度发达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的现代社会,可供我们选择的机会很多,如果读书,则有很多学校、专业可供选择,如果不读书,也有很多职业、不同的工种可供选择,似乎选择更重要一些。
在我看来,选择与努力就像公司调薪的原则一样。努力是基数,选择是系数,二者相乘便是你努力与选择后的收益。
如果公司整体调薪20%,你月薪20000,那你的收益是4000,你月薪5000,那你的收益是1000。选择就像是一个放大器,可以把你的努力程度放大,努力的程度越高,经过放大后得到的收益也更大。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如果不努力,那我们所能做出什么选择呢?不努力读书,985、211这类院校是进不了的,能选择的无非是一些野鸡大学。没有高学历、技能与丰富的工作经验,百度、阿里、五百强、国企、外企之类的大企业是不会要你的,能选择的无非是些普通的企业。而这些选择,基本对你的人生走向所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很难想像送外卖或是做流水线、卖服装还是卖化妆品能对你的未来有多大的影响。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努力是我们所能掌控的,而选择正确与否,却是我们不能掌控的。当我们在做出选择的时候,一定是在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最优选项,但正确与否却需要时间的检验。
如果你问一个赌徒,打麻将是技术重要还是手气重要,他很大可能会告诉你手气更重要。但是问题在于,谁都不知道自己哪天手气好。那么在我们不知道自己哪天手气好的前提下,技术就更重要了,毕竟只有这个是我们所能掌控的。
突然想起了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杨绛收到一封来信,寄信人大致是一位十八岁的男孩,这封信长篇大论描述的全部都是男孩的苦楚、抱怨,看完这封信,杨绛给予回信,在信中除了写道一位长辈对小辈的虚幻温暖和鼓励,最后还附上一句话:你的问题在于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的太多。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只有经过了足够的努力之后的选择,才能称之为选择,否则只能叫"被选择"。
所以,还是先努力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