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雷惊蛰始

益多网 0

雨水的脚步还没来得及走远,第一声春雷就偷声缓气地从天边滚了过来,吞吞吐吐、不温不火,似乎还有点儿拖泥带水的犹豫。

那是怎样的一种景致呢?午后,几朵鱼瓦云散漫的挂在西山巅上,天空有些灰暗,在迷蒙的春雨中,草们已纷纷从地底冒出来,刚刚伸出的细叶上,还挂着几颗晶莹的雨珠,在狭窄的叶面上闪烁、跳跃,一颗,两颗……众多的雨珠汇聚起来,像是一场盛大的舞蹈,略略透出春的热闹与繁华。春雷就是在这个时候响起的——“轰——轰——隆——隆隆——”节奏缓慢绵长,甚至显得有几分拖沓。但声音依然炸耳。在沉静已久的天空下,人们听到如此突兀的震颤,都不由自主地碎步走出户外,凝望着雷声乍响的天边,情不自禁地喊着、叫着:“春雷响了,春雷响了……”静静竖起耳朵倾听,盼着那声音再次响起,可那声音似乎跟人捉着迷藏,躲进云里去了,再也不肯出来。

大地就在此时复苏了。“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先前隐约的桃花、李花,在几阵春雨和雷声后,已绽放出缤纷的花朵来,那一圈圈的红,一缕缕的白,竞相开放,耀眼慑魂。这时候,最为忙碌的要数蜜蜂了,它们怎能错失这美好的花季呢,个个都忙碌着飞来飞去,好像是在赶一场花的盛会。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用不了几天,田野里的油菜花就会成堆成片地开放,为大地献上黄灿灿的花海。每当这个时节,出得县城,沿312国道东行,人们就会看到,在资峪岭到桃花铺、铁峪铺一带公路沿线,都会迎来一些养蜂人,他们大多来自河南、安徽,还有一些来自更远的远方,没有谁知道他们究竟来自哪里,也没有谁知道他们下一站又要到什么地方去。他们说着当地人听不懂的话,哼着豫剧或者黄梅小调,在公路两旁搭起随身携带的帐篷,再沿路摆放出一长排的蜂箱,于是,那“嗡嗡”的蜜蜂声开始在整个山野回旋,引得路人禁不住停车观看。这时的花朵也是幸福的,因为她们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蜜月”,蜂恋着花,花引着蜂,甜甜蜜蜜,柔情似水,在惊蛰的阳光下,不离不弃的构筑着属于她们的地老天荒。 

1677657133476.jpg

然而,这样柔情蜜意的时光总是暂短的。花事还没有完全结束,那些养蜂人就已经做好了撤离的准备。这多少让我感到有些怅然。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总是如此匆忙,也不知道自己的怅惘源于什么。直到多年后,经历了诸多的人情世事,才突然明白,养蜂人的一生,其实就是花的一生。他们一生都在追赶花事。花朵盛开的地方,就是他们生命的栖息地。他们为花朵而生,为花朵而忙。他们在花朵深处驻足、行走,和蜜蜂一样,酿造着属于他们自己及其家人的生活之蜜。他们生命的秘密,只能在一朵盛开的花蕊里寻觅。他们生命的意义,也只能在一朵凋落的花瓣中得到诠释。  

不过,让我感到安慰的是,养蜂人虽然去了,但很快,虫鸣声就此起彼伏的响起了。这又让我重新快乐起来。那些冬眠的昆虫们,纷纷钻出了泥土,或藏在草丛里,或躲在岩石后,或潜于房前屋后,有的甚至还站到了高高的树枝上,借助一枚绿叶的遮掩,放开嗓门大声地歌唱。仿佛来自大地的乐队,它们不用任何指挥,或者独唱,或者合唱,乐音此起彼伏,要为春天献上最美的音乐。这韵律的真切、慰贴、质朴,是一切人为的乐音所无法比拟的。这时候的阳光,似乎受到了乐音的感染,变得更加温暖起来、明亮起来,天空也更加明朗了,春色就更不用说了,润朗中更多了几分明媚……

燕子也回来了。那一定是在某个早晨,当母亲像往常一样,拾掇好屋子,清扫完场院,喂食了猪鸡,坐在门槛上仔细择捡混在豆粒里的小石子时,一阵熟悉的鸟鸣声突然就撞进了屋檐,紧接着就看见了那熟悉的身影——乌黑而晶亮的羽毛,像剪刀一样扇动的尾巴,轻盈灵动的飞翔……母亲抬起头,目光随燕子移动,她看到了燕子嘴里衔着的新泥,就回头对着屋里喊:“他爸,燕子来了,正在咱家屋檐下垒窝呢!”那喊声里充满了惊喜、幸福与柔情。我理解母亲的心思。因为在故乡人心中,燕子是一种吉祥的鸟儿。燕子飞落谁家,就会给谁家带来好运,光景就会像芝麻开花节节高,难怪母亲那样高兴呢!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当燕子陆续到来,在屋檐下筑起新巢时,属于惊蛰节气的时光就已接近尾声了。“数九”的日子也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时候,艳阳已经高照,杨花已最后开放,圈养了一冬的黄牛,此时也走出了圈舍,对着田野“哞——哞——”地欢叫着。似乎是在说,田野,你好!村庄也热闹起来,闲置了一冬的锄头和犁耙,已被农人们扛了出来,除灰去尘,磨刃紧耙,牛绳也被晾晒在了场院边的桃树叉上。缓慢拖沓的雷声依然低一声、浅一声地响着,最后的冬风早已隐匿得无影无踪。“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雨细细地下着,小草也慢慢泛起了绿意。那些白色的、黑色的蝴蝶也凑起了热闹,成双成对地在田野飞舞,不由使人想起那首名叫《化蝶》的歌曲来:“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传颂生生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心中的柔情也被锄头撞击泥土的声音荡开来,在田野山谷间回响。

真正的春天开怀了,人们将迎来一个万紫千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