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能改变命运吗?

益多网 0

以前从未觉得写作是多难的事情,直到自己开始写的时候才发现要把一件事情清晰的说清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写作的就是一个梳理思路的过程,不管写的好不好,至少你在心里已经对这件事情有了一个认识。

从小老师和家长就不停的给我们灌输“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听的多了就变成真理了。

直到成年以后才开始去思考这句话的逻辑。

早些年,学习成绩好能考上好的大学,考上大学就能分配工作,对于农村人来说,等于是改变命运了,所以他们就简单的认为是知识改变了命运。

先说两个同学的例子。A是我小学和初中的同学,农村人家境都不会太好,他家比较偏僻,家境比我们稍差。他是一个妥妥的学霸,从小学到初中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初中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师范。

那个年代流行考中专,毕业后可以分配工作。只有成绩最优秀的学生才有可能考上中专,分数线比重点高中还高。

A从师范毕业后,在当地一所小学任教。几年后考了公务员,现在已经是乡长了。可以说是改变命运了。

B是我的初中同学,学霸一枚,家境贫寒。初中毕业时,同样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商校。中专毕业后不知为何没有分配到工作,之后外出务工、结婚生子,现在在本地超市卖服装,据她说一个月工资两千多,看来知识没有改变她的命运。

同样两个有知识的同学,为什么命运却如此不同?

1680509334955.jpg

在我看来,知识并没有改变A同学的命运,改变命运的是“选拔方式”,而他恰好以“知识”的方式通过了选拔。

换一个更好理解的方式来说,假设国家以跑步的速度来选拔人才,那A同学的“知识”,也就是文化成绩再好也无法通过选拔,那么我们所说的“知识”还能改变他的命运吗?

不能,改变命运的是“跑步的速度”,也许在那个社会,会出现漫天的“跑步改变命运”的说法。

古代有句话“百无一用是书生”。

书生,当然是指那些没有考取到功名的知识分子。否则这句话就会改成“百无一用是秀才”,或者“百无一用是状元”。

因为他们的知识如果没能考取功名,这些知识就没有任何用处,所以才会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由此可见,如果没有通过科举考试,那他们所学的知识是不会给他们的命运带来半点改变的。

从B同学的身上可以看到,虽然她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选拔,但是因为家中无权无势无钱,没能分配工作,结果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那些知识并没有给她带来半点命运上的改变。

此外,还有很多因一分之差而落榜的学生,难道我们能说他们没知识吗?显然不能,但是他们很多人并没有因此改变命运。

那知识没有用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说清楚知识的概念。在我看来,只有给你带来了改变的知识,才能称之为知识。给你带来了改变的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哪怕你读了万卷书,如果这些书没有内化成你身体的一部分,并促使你做出改变,那这些书读的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知识就像是钱,放在口袋里只是一张纸,存在银行里只是一串数字,只有你把钱拿出去消费的时候才是钱。

如果知识仅仅只是停留在你的大脑,没有对你带来任何改变的话,这种知识改变不了命运,而且这种知识不能称之为知识。

我们心里都很清楚,在大学里面的某些课程,在社会上究竟能有多大用处。

知识能改变命运,前提是你学的是真正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