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也莫名其妙我为啥要入手一本《科比自传》,因为我不是球迷,也从不看球赛,也不认识几个球星。但就像《传奇》唱的那样,我不过就是翻开书页看了几眼,结果就拒绝不掉这本书了,丢丢儿的找店员给我找一本。
《科比自传》里我还看到了姚明——我觉得是姚明,虽然我从来不看球,真的不了解球星,但对姚明还是打心眼里亲切和喜欢的。
《科比自传》闺蜜比我看完的早,跟我说“这本书不错”,好吧,我也觉得不错,是真的不错。
读了科比的自传才知道,成就的背后是多么伟大的坚持与付出!
我从来以为体育依靠的是天赋,原来,天分不过占1%,另外的99%来自于努力和坚持!虽然这话科比没说,但我知道了他做了什么,才知道他为什么可以取得惊人的成就。
当然,天分应该是所有零前面的那个1,努力与坚持是后面的零,努力越多翻倍越多!
我不知道科比是否读过《道德经》,他的自传里有很多他通过实践得来的道理。
比如说他一再强调对于细节的关注,对于基础的关注。
其实类似的道理,道德经里早有阐述:
例如: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例如: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说的就是大事、难事均从小事、易事做起,从小事、易事攻克,从小事、易事积累。
说的是世上大道才至简,而人们却总是在大道之外追求捷径。
我发现很多成功的人,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总是可以印证经典中的道理。哪怕他们没有读过那部经典。但是最终会发现,道理是相通的,可以穿越古今和中外。
所以,经典不衰,不是因为它是经典,而是它已经高度提炼了人性至理,做到了高度概括和总结,它才成为经典。
孔子说他不著书立说,他只是总结和传播古人的智慧就可以了恐怕也是因为这个道理。
有一阵我读王阳明心学,发现随着时代的进步,讲述道理所用的字反而越来越多了,可见道理竟然越来越讲不明白了。当时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读了科比自传,我想大约是因为,现在努力实践的人其实不多了,所以通过自我的经历印证道理的人少了,或者说是活的认真和深刻的人变少了,于是一个道理被掰开了揉碎了说却还是常常说不明白,不是说不明白而是听不明白。
《遥远的救世主》里就说过,道理很多时候只是道理。
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实证!为什么没有实证呢?因为没有深刻的实践,所以无法理解经典中的那个至简之理。
我昨天看了一个短视频,一个老师在毕业班的最后一节课,祝福同学们“永远不要长大”,这句话很好的呼应了人们常常提到的“归来仍是少年”。
我真希望我可以保持像少年一样坚持简单和深刻实践的生活态度,不被生活打磨的油腻,不被时间遮挡了看到至简道理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