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看悲情元素的电影,或许是人生多艰,不想再去电影里感受别人的凄楚,人性就是如此,未经苦时,总会漠不关心,一旦经历了,就越发的感同身受。

凡事总有例外,这部剧怀旧故事性的摄影风格让我抛弃了成见,观看时,每一帧的画面定格下来都能感受到它的美感和情绪,当然还有它的故事。

影片《通往春天的列车》是由李骥导演的关于东北工业人口外流的爱情故事,而这部也是他的处女作长片。影片开头主要展现的是经济陷入颓唐阶段的齐齐哈尔,随着镜头视角的推移,一片被大雪覆盖的铁路和残破小城市映入眼帘。

640 (1).jpg

不难看出这是一个落后的地方,如今如果不是刻意去了解,身处在大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地带的一部分人也许很难看到,繁华的表象之下隐藏的沉疴。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召下,给人们产生了不少的错觉,有车有房是生活的标配,事实上仍旧有很多人为温饱问题而奔波着,见惯了大城市里西装革履的精英人士,不妨你再看看市集里灰尘扑扑的下岗工人。

影片没有细致的运用什么推拉摇移具有意味的拍摄手法,平铺直叙的把底层人民的生活拍摄下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落后的生产方式遭到了淘汰,那么手工的需求量就逐渐的减少,裁员是大势所趋。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影片开头的主人公大川也面临着被裁员成为下岗工人,郁闷不已的大川在妻子的安抚下振作起来,裁员有四万块钱的补偿款,他计划着开一个小卖部,为还没出生的小孩子打一张木床,未来的蓝图在脑中成型,脸上不禁浮上笑意。

屋漏偏逢连夜雨,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总是难以预料,故事的发展似乎也总会伴随着一波三折。

夜间辗转难眠的大川回厂拿自己落下的手机,倒霉的是正好遇到小偷半夜偷取厂房里的零件,小偷没抓到,他被保安当成替罪羔羊顶罪,并且连即将裁员发的补偿款也不了了之,即使他无数次的想讨回公道,但都无济于事。

在这里,四万块钱足以压倒一个家庭。

人生骤然降到零点,家庭的压力,身边的舆论让大川难过不已,面对被厂里开除的无奈和被人诬陷的愤怒让他决定一定要抓住真贼还自己一个清白,因找不到工作,只能白天伪装成残疾人开着残疾车搭客,晚上蹲守在厂房外哈着气藏着抓贼。

日复一日的无疾而终,再加上没有什么收入,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小家庭更加的贫穷,看着至始至终相信并且支持自己的妻子,大川难过不已,他只能不停的打小工,以维持家里的生计。

如《杀死那个石家庄人》里一句歌词所说的“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云层深处的黑暗啊淹没心底的景观。”

从历史的轮换时代走过的人经历了社会从衰弱转向繁华的历程,他们所习惯的教育是单纯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勤劳,和如今的“快节奏”的精英教育不同,这种状态的改变和他们的能力注定不相适从。

大川也是如今下岗工人的一个形象,在思维的局限里,失去工作的他在面对生活时充满着惶惶无措,无厘头的找着不适合工作,又一次次的在失望中昂头。

640 (2).jpg

现如今关于下岗工人的题材十分局限,隐约涉猎的影视片有《向幸福前进》和《地久天长》等等几部,但仍未达到被重视的地步,不过却也成为我们不得不关注到的社会议题。

有些工人一生都奉献在一份工作上,时代的日新月异,迫使他们生存的举步维艰,就像时代进步后的糟粕一般被遗忘在角落。

真实的苦难往往不需要多余的情感渲染,你只需要看他无声流下的眼泪,走在大街上的无措,夜深人静的叹息,面对生活的无奈即可。一次次的面试失败,大川只有继续装残疾开残疾车,假装腿瘸,像残疾人一样生活,日日担惊受怕。

镜头一次次的特写把他的无奈与辛酸十分直观的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就像是一场无声的旁白,默默的叙述着一切。

大川装残疾的事情曝光,被抓到派出所,妻子的父亲也因为弟弟偷家里的钱炒股套牢而病倒,被保释后出来的大川强忍着泪水去给自己过世的父母扫墓,沉默的诉说着自己的不顺,即使年纪已经不小,但仍旧会在父母面前委屈的像个孩子。

或许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大川无意中在废品站看到了小贼偷的零件,这无异于是在他沉积的心田加上了一把热火,重拾信心,联合自己的发小尾随小偷拍到了在废品站的销赃过程,本想跟到贼窝,但却被发现骗到了小胡同里,四人扭打在一起,一番打斗后,大川抓到了其中一个。

冤屈即将得到昭雪,这时,小偷跪下来苦苦求饶,哭诉着家中妻子和幼儿的艰难,心软之下却被他报复,不料小偷逃跑途中出了车祸。

人们总说不放弃就会有希望,可是希望熄灭的那一刻才是真正的人间。

640 (3).jpg

过年了,妻子收拾着行李,大川承诺在外赚到钱就接她和孩子过去团圆,两人放着发小给的烟花, 烟花升至树梢,洒下绚烂的星光点点,一片喧闹之下,屋内传来妻子对即将外出丈夫的不舍嘱托。

第二天,大川和发小坐上了南下的火车,眼里全是对前途未卜的迷茫和期待,闭上眼睛,自己温暖的家和满目苍夷破败的故乡随着火车外的景色快速的划过,只留下一片白色的幻影,睁开眼,白雪皑皑变绿草盈盈。

电影最后,小偷被抓了,大川获得了清白,但依然没有补偿款,厂长秘书带来了一点钱来到大川家中,美名其曰送温暖,其实只是想要息事宁人罢了,妻子看了看手机,却又放下,望向窗外,眼中只剩苍凉。

这部影片相当于大部分下岗工人的一份写实自传,但实际上还是存在着一些理想化,真实的人间,公平和正义不是来迟就是未到。

社会的齿轮一直都在不停的向前,腐朽的事物淘汰是必然,作为小人物的这部分人努力的紧跟时代的步伐寻找着生机,只为有尊严的活着,但思想的禁锢很难让这部分人真正的适应社会的规则,只能一步步盲目的试错。

大川试错的代价经历了污蔑,生死和离别,这每一个的经历都饱含着无能为力下的妥协。

640.png

底层人民不应该因为时代发展的洪流而备受苦楚,下岗,是值得分析与解决的社会问题。

影片名字叫作“通往春天的列车”,那么这个春天的真的充满希望吗?

也许不会,也许下一个春天会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