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跟一位年轻人一起工作。
见到他时眼前一亮。
这是位98年出生的小伙子,瘦高个儿,肤色有点黑,大大的眼睛,长得有点像丁真,很帅气。
问了问工作经历,猜到学历应该是本科。
在车上的一小时里,他连续接到几个电话,都是同事在跟客户交流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来找他讨办法。
他的回答比较成熟,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很实用。
问到专业,得知他居然是学计算机的,很意外,“现在计算机专业正热,为何干了这一行?”
他答:爸爸要我干这个的。
听得我心中暗笑,以为这只是个任由父母包揽一切的乖孩子。
#2
一路闲聊。
聊到当下从事的行业,虽然感慨卷到底了,但他依然颇有成就感。
他说有人喜欢只做工作中某一步,但他不愿意,他希望自己能力全面,更想多长见识。
我支持了他的想法。人只有多尝试,才能明白自己真正需要什么,然后才有可能拓宽发展领域。
他说他的很多同学都在考编考公,他笑说大都是被父母逼着考的。
他的好友在老家当公务员,每月到手工资两千多,前阵子辞职了,周围人都觉得特别可惜。他不以为然“两千多怎么经济独立?以后怎么成家立业?”
从他身上仿佛看到了我们那代年轻人的影子,曾经我们就是这样不安分。
我这才知道,其实这是个很有想法的青年。
#3
没忍住问了他有没有女朋友?他毫不介意告诉我曾有过,目前没有,打算搞两年事业再说。
“当下很多女孩首先在乎的是经济条件”“都是在抖音上学坏的”,他的话当即把我给逗笑了。
在婚姻中,双方家庭的经济条件真没那么重要。
反倒是在道德观念、上进心、赡养父母、亲戚间的帮扶、双方生活习惯(例如抽烟喝酒、卫生习惯、惜力与否……)等等问题上,婚前如果没沟通明白,婚后最容易出矛盾。
我亲戚的女儿前些年嫁了个家境特好的男孩子,亲戚当时一提起就特别自豪。男孩家全款买的婚房,装修、彩礼、婚礼都是最好的。
但他们没有注意男孩子除了长得帅又浪漫以外的生活能力、挣钱能力、是否通情达理、是否懂得包容……
#4
婚后一年他俩过得还不错。
由父母出资,两人兴致勃勃开了个小首饰店。但任何生意不付出是不可能有收获的,经营不善,大半年后就不得不关门了。
再后来他们生下一个女儿。新成员的出现带来了喜悦,同时也带来了太多生活琐事。
两个人高不成低不就,所以都没稳定工作,也就没有稳定收入,全靠家长接济。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当起了全职儿女。
成年后向父母伸手要钱的感觉自然是不好受的,所以两个人之间争吵越来越多。后来男孩一吵架就跑出去,再后来动辄夜不归宿。
如今日子过成了鸡飞狗跳的模样。
#5
人生是个选择中前行的过程。
升学、就业、婚姻……我们时刻面临着大大小小的选择。
当年在下海潮面前,很多人成功了,但也有人跟风下海后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最后混得很差。
当年我们最不愿意当老师,但我的姐姐高中毕业后就去当了民办老师,工作辛苦待遇又低,她依然勤勤恳恳工作,同时坚持学习提升学历,后来顺利转了正。去年她以36年工龄的高级教师身份光荣退休,她以耐得住清贫和寂寞捍卫了自己的选择。
为人父母总希望孩子得到自己没有的东西,我的父母希望我过上安逸稳定的生活,而我则希望我的女儿能拥有更多自由和快乐。
无论家人怎么期待,选择自己无悔的就好。
选择是一种能力,很多时候选对赛道比努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