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年轻,我偏要勉强》读后感

益多网 0

《趁着年轻,我偏要勉强》,2023年的第四本书,耗时11个小时看完,这本书我看得很慢很慢。

我不看综艺节目,所以没看过奇葩说,但是有听说过詹青云,最开始看到《趁着年轻,我偏要勉强》这本书,我想这应该是一本心灵鸡汤。

这本书加在微信读书的书架中已经很久了,我已经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加入书架,又在哪里看到的,突然有一天,我打开了,然后就此沉迷一发不可收拾。

读完这本书,我顿悟了:优秀的人,都是父母用爱和包容浇灌出的果实。

有句话:有人生来就在罗马,有的人生来就在去罗马的路上,有些人过了很久之后才知道罗马,然而也有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罗马。

以前一直对这句话无感,现在自己做妈妈后,却又莫名在乎起来。

如今的社会阶层分层愈发严重,像我们这种平凡的小村民,又需要如何奋力才能令孩子更优秀,是一直盘旋在我心中的一个问题。

我也是看完这本书,才知道詹青云的个人信息,出生贵州的厂矿子弟,虽然她在书中说自己家庭普通,但是一个在厂矿做领导的父亲,母亲是高中英语老师,也就是说,她其实也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在她父母那个年代)。

当然,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她父母奉行的是赏识教育。

1685088278803.jpg

请原谅我的无知,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赏识教育”这个词,也是第一次才知道,原来还有这样的父母。

那一瞬间,我想,我也要成为这样的父母。

一以贯之的努力,不得懈怠的人生,每天的微小积累会决定最终结果,这就是答案。

詹青云自称自己并不是学霸,一路都在追赶别人。都是靠积累,一步一步进入哈佛法学院。

詹青云在小学四年级之前,并不是成绩好的学生,反而在老师心中“又怪又笨”,但她并没有因此受到多大的负面影响。

原因就是她妈妈对她的包容和对孩子怀有善意的期待。

詹青云家里是严母慈父,在妈妈的严格要求下,詹青云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三天连背带默写,学完一篇《新概念英语》。

詹青云的妈妈对她的原则是:每天的任务必须完成,没有借口,只要完成了,想做什么,玩什么都可以。

而她的父亲却会觉得女儿辛苦,带她偷偷打游戏释放压力。

同时,她的父母会无条件支持她的各种新奇古怪的想法,并真心为之欣赏。

我记得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从小很少对父母要强、叛逆、倔强、隐瞒,因为知道我妈虽然脾气火暴,但我爸遇事认真,他们总会站在我这一边。

有多少父母会在孩子遇事时,站在孩子这边,且孩子自己也知道这件事情。

爱是一个人闯荡世界的底气,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珍贵的东西。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大部分),但是智慧的父母很少,我们无从责怪,因为他们受制于他们所受的教育,唯一可以确认的,父母的确尽了他们可能的努力,虽然比不上别人,但确实是他们能给的最好的了。

写在最后,

这本书的内容真的很棒,需要细细看,书中的内容对我很有多触动,比如读书到底有没有用,见过世面和没见世面的差别.....

但是,最令我触动的,还是父母和孩子相处,大约因为我也是一个妈妈的缘故吧。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妈妈,给予他们这般的爱和包容,丰盈他们的翅膀,健全他们的人格。

希望他们长大后,想到父母想到童年和家庭,是面带开心,而不是愁怅和难过。

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