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跳出“二元对立”。
著名物理学家张首晟教授生前在硅谷做过一次报告,听报告的都是工程师、创业者和投资人。
在报告中,张教授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数自己乘以自己等于4,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2,只有少部分人想到了-2。
凡事都有对应的正反两面,这是世界固有的特性。就比如物质和能量是守恒的,有得必有失;电荷是守恒的,有正电就有负电;基本粒子常常会对应反粒子。
所以,想破除内耗、纠结、焦虑、迷茫的怪圈也很简单,跳出思维局限,以反面论证它,培养“凡事发生必有利于我”的心态。
与渣男分手,是上天为了保护我;工作不顺,是想让我跳出舒适圈;被朋友背叛,不过是为了告诉我,人生本就是场孤独的旅行。
这种思想观念一旦养成,就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伤害到你,因为你生命中所出现的一切,都是来成就你的。
二、多维度思考问题,敢于打破思维惯性。
小的时候,我们大概都听过一句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朋友越多越好,多个朋友多条路。”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没有问题,但大多数人只会想到好的结果,而忽略坏的结果。比如朋友多了,难免来不及甄别,不仅会遇到益友,还会遇到损友,甚至误把损友当成友。
上次和我去听一个教授的讲座,她提到, 她在十年前曾读过蔡美尔的《虎妈战歌》,那本书中说:如果一个孩子交了坏朋友,不到一小时就会把你培养了孩子十几年的好习惯毁掉,所以他们特别在意孩子和好孩子交往,远离那些有坏习惯的同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所以每当你做一件事,下意识的跳入思维惯性的时候,就要警示自己:这究竟是真理,还是漏洞百出的经验主义?
这不仅能锻炼你的深度思考能力,还能让你的选择更明智,犯错率更低。
三、跳出单一的劳动报酬模式。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耕耘和收获是一种简单的算数关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三分耕耘,三分收获。如果十分耕耘,就期待十分收获。因此,当他们付出一份努力的时候,就希望马上看到结果。
但本质上,耕耘收获的关系是积分的关系,是非线性的,也非一次性支付的。
如果你一直陷在耕耘与收获的单次计算关系里,就很难获得成功或者赚到大钱。
单次计算关系,比如普通打工者,时间被老板一次性买断,支付给你一次性的报酬。
再比如给你收拾屋子的保洁阿姨,按时间计算劳动报酬,也是单一的线性关系。
而积分关系不同,它也被称为“飞轮原理”。就像你踩油门会让汽车产生加速度一样,但从获得加速度到高速行驶,中间是有一段时间差的,而这段时间的留白就是在积累势能。
就像我以前在头条写文章一样,前期没有掀起任何水花,坚持了两三个月之后才开始爆款连连。
可如果你陷在单一的劳动支付报酬的模式里,很有可能前三篇没有任何成绩,就选择了放弃。那后面的收获就与你无缘了。
只有学会遵守世界的客观规律,它才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