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世,总有故事正在真实的发生,是深情,是温柔,是一辈子。在这里,总有生命为治愈而来,温暖你,保护你,抱紧你。”
这是一枚夹在书中的手写书签,写于2013年的隆冬腊月,我的狗子去世的时候,从此就如同一个禁制一般,不碰,不看,如今已经过了十年,终于鼓起勇气翻开,才发现,思念似乎并没有随着岁月减淡,反而越发日久弥新。
人们常用“忠诚”来形容狗,因为它听话好驯养,但只有真正的爱狗人士才知道,对于它,更多的是一种陪伴,一种可以提供情绪价值的窗口也是家人的存在,有时,能说出口的叫爱,说不出口的也叫爱。
依稀记得一句话说道:“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相守是最温暖的承诺。”初读时只觉心里有些发酸,怀着一种思念看了《忠爱无言》,竟从“二货”身上感受到了似曾相识的感觉。
本片主要是根据曾经在网上风靡的纪实短片《老人与狗》改编而成,一条狗陪伴一个孤苦老人的故事,人狗相依为命感情至深,与浪漫化的《忠犬八公》不同,这部影片触及到的情感内核更加的残酷现实,就如同写实类小说家在叙写故事时赋予作品的灵魂一样,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每一个阶段的情节都产生了应有的情感感受。
影片开始讲述了一只小狗从狗肉店逃出结识了一位身患残疾的老人,这位老人叫老于,因年轻时候的事故双腿残废只能瘫痪在床,半生都由母亲伺候,母亲逝世后又交由弟弟一家,虽家里和睦老于却始终郁郁寡欢,从“小于”到“老于”,这是一种跨越性的变化,几十年的青春都耗费在了床榻之上,心里始终苦涩难言。
身体的苦难让他越发的寡言暴躁,也就在这时,一只突如其来的小狗闯入了他的世界,两者皆是苦难的遭遇者,小狗从狗肉店的嗜血寒刀下逃出来,跌跌撞撞来到了老于家,用自己笨拙的方式感动了老于留了下来。
与其说是感动不如说是老于的自比自怜,从互相排斥到相互理解,一个底层狗和底层的男人相互搭档,在惨淡的生活中努力的活出了自己的精彩,在不堪的人世间成了彼此活着的理由。小狗的到来为这个家增添了许多欢声笑语,虽被老于取名叫二货,名字带着调侃和不屑,但不难看出这是一种同病相怜的自嘲。
《忠爱无言》里没有什么无端起浪的刻意煽情,也没有什么狗血桥段,它用一个一个的市井小事拼凑成,“二货”用十一年的岁月教会了老人勇敢去生活,用一生给了老人陪伴。从它踏入这家门的开始,老人的生活也开始有了希望。
狗很长情,也很单纯,谁对它好他就用生命守护,老于行动不便,它就如同左膀右臂般的存在,而且当房屋失火时制止了火灾,勇斗人贩子,即便在老于迫于家庭压力将它送走后,也在生命即将到头的时候努力跑回家见老于最后一面,踏上千里迢迢归家路,无食无水,带着满身的尘土和伤痕回到故土来见自己最后的惦念。
“走,我拉你回家,你拉了我一辈子,最后这段路,我来拉你。”
用我的一生,伴你的十一年。
故事并不晦涩难,看到影片的结局时其实我已经有些情不自禁,虽然结局给了我们意外之喜,但是二货的离去依旧让我无法释怀。人与狗的感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用陪伴铸就的依靠。
爱无需用千言万语来表诉,或许只因一个小小的举动,而显露无疑。
为什么我们需要陪伴呢?
《朗读者》里有一句话诠释得很贴切:因为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当然陪伴也是一个很平常的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最后陪伴成了一种习惯。
对于我来说,陪伴是一种牵挂,一种寄托。
羡慕街头相伴的老人朝朝暮暮长长久久,始于初见止于终老,羡慕回不去的童年时光吵吵闹闹无愁无忧。陪伴有很多种,父母的陪伴,朋友的陪伴,书籍的陪伴,音乐的陪伴,狗狗的陪伴 …… 人始终不是独立于深海上的孤岛,总会有一样东西会与你结伴而行,给你带来光亮,带来活着的意义。
或许就同史铁生与“地坛”之间的联结一样,他出生在这块土地之上,然后又等待他活到最狂妄的年纪忽地失去双腿再一次“重生”,正如书中所说:“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深情,不及久伴,厚爱,无需多言,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