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毕业,找工作的压力也随之而来,可最让我感到恐惧的并不是工作本身而是找工作必需的面试。一想到要独自面对不知几个面试官我就全身上下,由内而外的僵硬,发自内心乃至是灵魂深处的战栗。
这些症状大大拖延了我找工作的脚步,甚至一度想要摆烂想着在家写写稿,做做自媒体得了。
没错,我有严重社恐。
我的社恐到什么地步呢,大约是四年的大学生活也没办法和同学们融为一体,吃个饭一定要找到没人的、靠窗的角落,否则我就会食不下咽,乃至于走路也要找人烟稀少的小道行走,否则便会像身上长虱子似的浑身不自在。
四年来,我闭目塞听,对自己身上显而易见的问题装作不知情,得过且过地度过了四年的时光。
可大学总会有毕业的那一天,问题既然存在也总会有爆发的时候,就算再不情愿这一天迟早都会来临。
或早或晚。
多少次,线上约好了面试,却因为我的恐惧在前一天愧疚地取消;多少次,看着窗外车水马龙的街道我便心惊胆战;多少次,看见招聘条件上那一行‘热情开朗’的文字便让我止步不前。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我是蜗牛就好了,这样便可以龟缩在自己的壳里,不用在意外界的声音,不用辨别家人的脸色,不用面对世间这繁杂的一切。
那天,难得与母亲谈心,提及这个问题,她只觉得矫情。
社恐?不过是逃避工作的理由罢了,人有什么可怕的,就是想太多 ......
我熟练地在听到第一句话的时候默默摘下耳机,眼睛看着远方,大脑放空。
道不同,不相为谋。
我一直信奉这句话,可那与我理念不合的人是与我血脉相连,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至亲。
我不愿违逆她,只能沉默。
靠着沉默我避过了可怕的青春期,避过了许多次争吵自然也包括这一次。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终有一日会消亡吗?
我不知道。
但至少在那一天来临之前请让我看见这个社会对多种性格的包容吧。
社恐的存在是客观事实,纵然我不愿把它形容成一种性格缺陷,但显而易见这个社会环境就是将它归结成缺陷,至少不是像开朗热情那样是可以写进简历里坦然说出来的一个优势。
若是有哪位勇士敢于在简历的优势一栏里写上‘社恐’‘内向’等词汇,相信HR一定会觉得这位好汉要么是来踢馆的,要么精神有问题。
当然,今天我在这里说这个,并不是要批判当今社会对社恐人士的不友好,也不是要批判国内的文明程度欠佳,毕竟我不是批评家也不是平权或是和平主义者。
当然,我不否认我有这个倾向,但显而易见我远远到不了那个高度,否则也不会在这里为了一份舒适且尊重劳动法的工作而发愁了。
在我因着恐惧而在各种招聘信息里挑得两眼昏花,都快要破罐子破摔的时候,偶然间看到了贴吧上一位社恐人士的自述。
她是一位优秀的销售。
这个职业打破了我对社恐人士的认知,在我从前的认知里世间各种职业对社恐来说最应该排除的就是销售。
可这位姑娘的经历让我觉得有了新的可能,她虽然社恐却心思细腻,这是外向人没有的优点,以真诚为内核,不玩文字游戏,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
她的真诚换来了难得的信任,而业绩也以一种双方愉悦的方式蒸蒸日上。
社恐只是一种性格,而人生本是旷野,不应因性格而画地为牢,也不要因为恐惧而止步不前,因为你并不知道机会会在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降临。
我们要做的是走出去,战胜恐惧。
只有走出去,才有机会,但往往迈出的那一步是无比艰难的。
恍若天堑。
对于社交恐惧者来说,走出去无异于是将自己当作活靶子暴露在枪林弹雨之中,在无数个预设里没有一个是友好的,谩骂、数落、争吵不一而足,而这些有可能发生的不和谐的事件往往在我们好不容易鼓起那一丝微末的勇气踏出第一步的时候争先恐后地出现在脑海里,让人忐忑不安。
即便所谓的走出去仅仅是一场平常的面试,请教别人的一个稀松平常的问题,甚至于只是问一下路。
这些可能会发生的可怕后果便足以让我们好不容易积攒起的勇气溃散得一干二净。
我羡慕那个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己劣势的姑娘,她无疑是优秀的但也是极少数的幸运者,而我看到的更多的社恐人士这一生都被困在情绪里,与恐惧为伴。
并不包容的社会蔑视他们,家人不理解且嫌弃他们,同事朋友将他们视为异类 ......
身处红尘,来自社会,家人,朋友各方面的压力足以让他们本就孱弱的心理变得岌岌可危,而他们好像也就失去了幸福的资本。
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他们的性格。
我不能苛责社会的不包容让作为社恐的我们步步维艰,更不愿苛责自己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清楚内心深处的煎熬,唯一能做的便是去适应,去找寻勇气。
社恐无罪,但丢失的幸福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恐惧也需要自己克服,孱弱的自己终究要靠自己修复。
但行前路,我们终会找到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