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持量的积累
我说过,自媒体赚钱的法则就是二八定律:80%的收益是20%的内容带来的,80%的流量也是20%的爆款带来的。
那这20%的核心是什么?足够多量的积累。
不管做哪个平台,都是有概率性的,而作为个体来说,只有先产生对“量”的敬畏,才能无限消解掉概率的影响。
就像你求婚100个女孩,总会有一个愿意答应你的。
但核心本质是:别放弃、多总结、复盘修正,减少无意义的内耗。
如果你做什么事,都熬不过“冷水期”,那你就活该穷着。
没有人天生就是强者,都是后天打磨出来的,一帆风顺的人生不值得过。
我的自媒体号也坚持更新四个月了,最开始写文章,需要一个小时甚至更久,但是现在基本上半小时搞定,这些都是刻意练习的结果,没有人可以替你到达彼岸。
我也有过数据低迷的时候,有过想放弃的时候,但是只要有一次我被这样的想法拖下水,那就没有现在的成绩了。
人的智力水平都是差不多的,只是思维观念行为模式的不同,才导致了不同的结局。
没有量的积累,你再牛逼,也等于0,有足够量的积累,你再菜鸟,也会磨练为大神。
想做成一件事,最重要的就是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别想着一步登天。
2、学会真诚利他
今年发现个很奇怪的现象,很多做IP的创业者都销声匿迹了,要不就是口碑崩了,要不就是跟不上时代了,曾经的辉煌,对比如今的落魄,真是让人唏嘘。
我上次看到一组数据,说企业的平均寿命是5年,能经营超过5年的寥寥无几。
对于个体创业者也是这样,是蒸蒸日上保持长青,还是昙花一现泯然众人,和经营事业的发心有很大关系。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升、教育的普及,大家都变得不好骗了,那些喜欢割韭菜的,赚一波块钱就换马甲的人,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了。
只有真心诚念,不急功近利的人,才能够吃到个人品牌持久的红利。
说个比喻,捞偏门的人,就像可乐,第一口让人上头,可越喝越没有滋味;而正心正念者,就像一杯酒,品的时间越久,越让人欲罢不能。
还是拿写文章来举例子哈,如果我写的东西无法引起人的兴趣,那数据一定不会好看。
可如果你做内容时,转换为读者视角,那么久而久之,你对人性的洞察就会更加深刻,写出来的东西也更能引发共鸣,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3、价值交换思维
都21世纪了,不会还有人痴迷于“天上掉馅饼”这回事吧?
越是底层的人,越是没有礼貌,没有基本的价值交换意识,也越是容易被人瞧不起。
我说过无数次:命运中所有的馈赠都已经标好了价码,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但依旧有人不理解这一点,加了我不打招呼,命令式地要求我发资料。
所幸,这样的人是少数,大部分人都是有礼貌的,有的甚至还会发红包,让人印象深刻。
社会运行的底层规律就是价值交换,我刚玩知乎的时候,有个号做好物带货,破千粉后,我尝试在上面引流,知乎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有个新号,才几十粉丝,那时候头铁留了个微信号,结果立马就被警告了。
所以,从那之后我就深刻地意识到,互惠互利才能长久,单方面的索取迟早被锤。
知乎之所以对千粉号睁只眼闭只眼,是因为那个号一直在平台上输出有价值的内容。
包括当时做好物带货,知乎也是可以从中抽佣的,我能给它带来利益,它当然愿意包容我。
如果你想赚钱,想成事,请千万要记住:能量是流动的,而能量也只有流动起来,才会有生命力。
谁也不是冤大头,别做那个到了哪儿都被人不待见的人。
财富是价值的显化,越给予、越丰盛,越索取,越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