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应该谁做饭?

益多网 0

我的老家是山东的。好像从小就有一种概念:没饭吃了要找妈妈。而这一点不仅我有,我的父亲辈,包括认识的部分朋友、邻居,也是一样。换而言之,潜台词就是:妈妈主要承担了做饭的职责。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家庭,以及我对于身边人的观察所得出的结论。其具不具有普适性,我无法证明。但是今天我想借由这个我曾经的默认的事情,探究其背后的合理性,以及发展到今天我对于这件事对我未来自己家庭关系的构想。

一方面,母亲承担更多的家务,我想这跟要怀孕,哺育小孩,有非常大的关系。在家庭分工中,也是因此母亲往往承担了家庭主妇的位置。而父亲,则因此承担了挣钱养家的角色。另一方面,以前可能更多的工作主要依靠力量,因此更加倾向于男性。

可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岗位并不依靠力量,这带给了女性更多就业的机会。这就带来了家庭关系的变革。我想任何实质性权力的改变都离不开实际利益关系的变革。

1689927041671.jpg

因为本质上夫妻是合作关系。而以前时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有其时代特点,这不代表彼时都是男主外女主内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现如今,随着女性挣钱能力的提升,也渐渐产生了男主内女主外的现象,且占比越来越多,这是完全合情合理的。但是生小孩这件事人类本身只能依靠女性,所以当今社会慢慢出现晚婚晚育晚要小孩或者不要小孩的现象也可以理解。

回到家里谁该做饭这个问题上,我想也是比较清楚了。谁来做饭从来不是一个强制性的赋予哪一个性别身上的事情,而是取决于时代下的,具体家庭下的分工而已。一方面,是不是一个家里必须每顿饭都做?我想并不一定。而且近年来服务业有了每天帮忙做菜的服务,这就取决于一个家庭对于此方面的认知和取舍了。另一方面,如果需要做,这就是两个人进行分工的一件事。可以只由一个人做,但另一人就必须因此也要对家庭或者对对方做出两个人都认可的相应的贡献就可以了。也可以交替做,这些具体的安排就取决于具体的家庭内部的讨论了。

而根据我的观察,如果这种分工对于家庭对于多方所做出的贡献没有同时被两个人认可,家庭矛盾就会产生。比如:我天天做饭累死了,你工作整体轻松的很,在外面多舒服。我每天工作累死了,你在家做做饭就行,多简单,你这还不满足。而诸如此类的争吵的核心原因就在于上文所说。

一方面这可能是因为对方无法深刻理解对方的难处。事非经过不知难,所以很多丈夫体验妻子的生活,妻子体验丈夫的生活后,两人对于对方所付出的贡献有了更加接近真实的认知。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对方没有达到贡献的预期。比如:女主外男主内,那么女的挣钱少了。或者男的把家里搞得乱糟糟。这都属于没有将自己分工那一部分做好,那么此时对方必然心生不满。

所以,家里谁该做饭?想一想自己能为对方为这个家庭能做出多少对方会认可的贡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