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什么我觉得宝贵而不想丢失的能力,一定只有四个字:体会当下。
经常会对朋友说我是一个注重感觉的人,偶尔时候说起一些聊过的话题,比方说林书诚说我说过啥啥,我唯一的反应只剩下:啊?
对每一个人,每一段时间,好像在我的脑子里简化成一个个情绪格子,唯一记住的只是对这个人的感觉,那段时间的感觉。
于是啊于是,时间被切成了一段段心情,被我小心翼翼地放在架子上,偶尔路过一条街道回忆起和谁谁走过这里,就想拍个照给他发过去。走过的每条街道偶尔也会和对应的梗连上,也不想同其他人讲了。
明天厦门会有很大的台风,不会喜欢极端天气带来的损失,但窝在家里看外面风雨飘摇真的很安心,大概是来自于人类那种最本能的安全感。突然提到台风是要营造一个我最喜欢的氛围:要在夜晚,十一点后的没有人的街道,要有路灯,两三个人看柏油路路过的汽车,可以有雨,要么是淅沥的雨能够有躲雨的地方;如果瓢盆大雨就在雨中奔跑吧。这个学期在环湖淋了两次大雨,好爽;在MAZZE的电瓶车后座被雨糊上的镜片。
闲来无事随笔,随笔。还有几个这样的二十几的随笔呢,趁闲,趁闲。爱疯了插着耳机敲打键盘的时光。
有时候迷茫起来,有想成为的人吗?如果看向世界上所有二十六岁的人,有我五年后想成为的人吗;如果看向世界上所有三十一岁的人,有我十年后想成为的人吗?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但几千万的二十六岁的人中,五年后我也会成为他们其中之一。
所以什么支柱能让我成为世界上稍微独特一点的存在呢?
我思来想去,思来想去。我回答:我努力地在我渺小的生命里尽可能手舞足蹈蹦跶,留下一些痕迹。像极了2020的我刚开公众号的叙述,“如果能用文字记录下什么,便是我此生最大的炫耀。”
写下的文字有一天也会像曾经的贴吧消散在互联网的长河里,我自己的移动硬盘所存储的视频也会有失灵的一天。但我还是在写,我还是努力地在写。
因为这是我所有的生命力的表现,如果说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如何找到真正的支柱,我唯一能对心灵回答的只剩下的是:能够绽放出所有的生命力,全然地感知当下,体会当下。所以我很努力地去创造一些我也许没办法体会到的感觉。
于是租一辆保时捷718,在武汉江滩看华灯初上,耳畔的风给我一种鄂家少爷的迷失感。本来不是很喜欢武汉的,但是在武汉呆久了,有时候还是会喜欢夜晚带上灯光的武汉。如果说718是灰姑娘的南瓜车呢,过了十二点就过期的话,那么江滩的夜就成了一辈子的记忆。昙花也挺好的,最漂亮的就是昙花。
感受幸福实际上并不和世俗意义上的成就挂钩,最近看了几个非洲和朝鲜的写实视频,那种由内而外的笑我怎么都模仿不出来。有时候还蛮讨厌跟世俗对线的,总感觉人类的脑子里应该是星辰大海才对,应该是宇宙才对。我少了生物学意义上的天敌,于是我满脑子都是其他人。如果有敌人的话,也许有机会看向更深的地方,而不是兜兜转转在原地打转,做一些我不觉得有意思的事情。
小时候有一些想法,如果大家都不思进取多好呀~凭借着现有技术其实大家已经可以过的很开心啦。但是有一个问题想不通:过得开心一定是合理的答案吗,留白吧。
但是没关系,面对这个世界的中庸答案依然是活在我看见的每个光景里。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记住这些,全然体会,就好了,就好了。
我愿意说:每一次探索思维边界的过程给自己的世界填充上一些句子是我最喜欢的时光,不常有,偶尔回忆起,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几千万的三十一岁的人中,十年后我也会成为他们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