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心之所向,珍重自己

益多网 0

最近大体的状态可以用“无忧”来概括,唯一让我有点忧愁的是,每天更文写什么。每天零零散散的记录了一些文字,这不足以成为一篇“文章”,连一篇像样的文章都写不出来,实在不值得留住读者。

进而就可以得出“别写了”的结论。但我又是何等善于宽慰自己:与人比较,总是有高有低,倒不如随心所欲,至少得了个“真实”。

我觉得,大多数人惯会逼迫自己的,并且就像某种强迫症。上学时被要求努力学习,争当第一,做不了第一那也别倒数,成绩不好一定是自己还不够努力,或者“没有天赋”。进入社会后,要有份好工作,兢兢业业,升职加薪,做个成功人士。成为父母后,以更高的期待来要求自己的孩子,希望他们能更上一层楼。

所有人都自动忽略,有所谓的“优秀”,就会有“合格”、“不优秀”、“不合格”,这些相互对立的名词,把人分为一群,另一群。

1693900797156.jpg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努力争当光鲜亮丽、令人瞩目的那个群体,即使有了一定的阅历之后,仍然被野心、惯性驱使,拼命与人争夺资源。一旦松懈下来,感受轻松自在,或者无所事事,立即开始自我谴责,并且迅速逃离这种状态。

《系辞传》里说“动静有常,刚柔断矣。”这是说世事动静有其常轨,经过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便发生一定的变化,人生本来就是多种状态的。

有时觉得,每个人能看到的信息是本身就与自己有关的,你在意什么,就会看到什么,自动屏蔽了不关心的事情。

比如我最近在看的书,有关于“易经”,还有一本武侠小说,看其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如何做出他们的命运选择。

其实这些也反射出,我内心想要寻求的答案,“人要怎么活着”这类宏观问题的关注。

另外还想分享的一点感悟是:『对于自己不懂的东西,随便加一个罪名,指其为“迷信”、为“骗人的”,这也是对自己狂妄的迷信。』

对儒释道等相关文化、知识还挺感兴趣的,有些东西能在历史的长河里流传,至少是有受众的。有其事必有其理,以这样的心态去了解。

写到这里又被打断啦,想不起接下来要写什么。想想我曾经也是会写大纲的人啊,现在随意至此,惭愧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