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境界。因为处于封闭状态,缺乏交流,寂寞无聊,很多人都不喜欢,甚至有点畏惧和害怕它。
相反,如果有人喜欢它,说明这人的非同一般,已经懂得孤独的美味及其丰厚的滋养了。
作为环境,很多人之所以不喜欢,是因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它给人的影响是封闭和隔膜,局限了人的视野。
然而,凡事皆有两面性。由于性情和志向的不同,有些人偏偏喜欢封闭和隔膜,就因为其好处妙不可言。这是因为——孤独的封闭隔膜能给人安静,有了相对自由的空间,可以从容自如地干他想干的事情。
其次,孤独的封闭隔膜让人没法交流,自然形成思想的聚堵,增强了思想的深度和厚度;并且也促使思维向纵深处发展,从而形成思想的深邃,发现他人没法发现的各种风光和社会问题。
思想的深邃极其难得,也是区别于常人的显著标志。李白《将进酒》所谓“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如果就“自古圣贤皆寂寞”问一句,圣贤与寂寞什么关系?答案很清楚——
圣贤的寂寞来自孤独,是孤独的封闭隔膜给了他安静的自由空间,也是孤独的封闭隔膜聚堵和深邃了他们的思想,从而有了非同凡响的高深见解。
闲话至此,文章也该结束了。最后给年轻人提个醒——
希望年轻人能正确认识孤独的价值,并学会适应和爱好孤独,从而在孤独中培养自身独立的人格和深邃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