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在很多人的眼里,上个世纪的爱情,一定还未曾达到真正的开放,我们的爷爷和奶奶,大多还不是因为爱情而走在一起,只是因为家族的介绍而结婚,两个人只是简单的被告知:你们在一起了,就这样开始了婚姻。
可在我的认知里,这样的想法并不尽然,那个世纪仍然存有真挚的爱情。正是在沙滩上漫步后,见惯了细如尘埃的平凡小事,才发掘出那些闪闪发光的珍珠,它们被珍藏在贝壳里,坚硬的岁月中,始终温柔地前行着。
今天我所要说的,便是刘海北与席慕蓉的爱情故事。
相较于后者,身为丈夫的刘海北,并没有什么声名在外,当外人给他打过电话时,也会较为尴尬的称呼他为:“席先生。”在上个世纪还保留着以男人的姓氏称呼女性的习惯,这样的称呼无异于一种挑衅,每每这时,刘海北总是会幽默地提一句:“免贵,姓刘。”
这么宽容、诙谐的一个教授,本应一生守诚且守旧的成为一个风趣的老学究,却也曾对他人说过谎呢,这个人就是他的发妻——席慕蓉。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俩还是在互相说谎呢。
这件事,就要从他们的学生时代说起了。他与她,曾就读于同一所大学,在那里邂逅,并有了对互相初步的认识。“他爱猫,声音好听,国语标准。”这是席慕蓉对刘海北最初的印象。但最令她为之倾心的事情,却是因为刘海北会打乒乓球,而且对比别人轻视女生的态度,三两下就把女生打发掉,他态度一向认真,总是专注的跟人打球。
这件事让席慕蓉与刘海北邂逅在乒乓球桌上,他们因此而相逢,席慕蓉对他便有了初步的好感。她总是寻找着告白的机会,想要在合适的场景,向心爱的男孩倾诉心意。这对于当时的女性,已经是相当开放的思想了,这也来源于他们在外留学的经历所致。
剩下的,可能就是一份少女深藏的情愫,等待着情郎去打开吧。终于,当他们周末外出游玩时,刘海北生病了,躺在病床上的他,与身边健康的同学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他现在需要一个人关心。那么,那个人选会是她吗?
少女终于暗下决心,果敢的去做一份自己从未做过的事情——熬粥。她是一个文人,更是文人中的诗人,或许生活没有过分的要求她学会这个技艺,而身份的属性也让她无力在这些琐事上费工夫。
但此刻,她只想着:粥会好喝吗?他会喜欢喝吗?他多会儿身子会好起来呢?
就这么想着想着,粥熬糊了,她伸舌头尝了尝,感觉上差劲多了,于是又熬了一次。
终于,在一口小锅中,熬出了卖相并不好看、也不好喝的稀饭,她把它拿碗装好,走到男生的宿舍下,鼓起勇气敲了敲门。
“谁啊。”
“听说刘海北病了,我给他熬了一碗稀饭。”在男生的一片躁动中,她红着脸转身离开了,之后的第二天,她向每一个男生问起了昨晚的事情,当听到他的脸上曾扬起幸福的色泽时,她知道,自己成功了。
那便在一起呗,他们就这样在那个怪诞的岁月中,拥有了属于他们彼此的爱情。当学业结束后,他们回到了台湾,并没有选择在闹市中生活,而是在乡下住了十年。
就在这个十年里,在他们结婚之后,各自发现了曾经的骗局。
“她根本不会做饭,同样,也从来不做饭。”
“他不会打乒乓球,也从来不和人打乒乓球。”
原来,从始至终的志趣相投,与点燃爱情火种的感动,都是刻意营造的骗局。
可是,身处骗局中的他们,依旧幸福的牵着手。
走在他们手植的槭树下,春来一片绿,深秋一片红,在岁月交替的时光里,一次次的相拥。
因为,让他们真正相爱的,永远不是那份刻意营造的情投意合和感动,而是一份明了懂得的改变。
你喜欢,那我便了解,你热爱,那我便追求,因为我们,终究会在遥远路途中重逢。
何妨相恋呢,时隔一个世纪,一样炽热的心,一样懂得的情意,一定会打破一切的隔阂,让两个人相拥。
最后,两人都没有说话,携手凝视着遥远的夜空,会觉得星河依旧璀璨,而月亮淡去了身影。也会觉得星星暗淡,月光明丽。真实与虚幻交替,却格外的感受亲昵,它们在互相地为对方改变,又融入着对方。
在沉默中,话语却随之流露:
“那些事是我骗你的,但我的心意你是懂的。”